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1|回复: 0

2003年英语一考研真题大作文分析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9-29 18: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3年英语一考研真题大作文分析
  ——中公名师 李明欣
  2003年的考研英语的大作文考察形式是图画作文,考察的是两幅漫画。对于这篇作文,同学们会写吗?老师将对03年这篇图画作文进行分析,希望能帮同学们捋顺思路。
  一.真题再现
  52. Directions:
  Write an essay of 160-200 word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s. In your essay, you should
  1) describe the pictures briefly,
  2) interpret the meaning, and
  3) give your comments.
  You should write neatly on the ANSWER SHEET. (20 points)

2016092912214341041.jpg

2016092912214341041.jpg

  二.思路分析
  (一)第一段的写作思路
  很明显,这是一篇两幅图的漫画,而且这两幅图很显然是寓意相反的,所以我们的第一段要按照两幅图(相反)的思路去写。第一段的整体框架是由四句话构成的,分别是直观评价,第一幅图描述,第二幅图描述和过渡句。对于第一句直观评价,就是写看到这两幅图的第一感觉,当然可以说是觉得有趣,觉得生动,或者简单,等等。如我们可以写成Here are two pictures,both interesting and with sharply contrasted implication.当然我们在大多数参考书中看到的第一段开头的表述都是As is vividly shown in the picture,这种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表述,阅卷人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所以我们不用这种表述,而是用这种倒装句加后置定语的组合,是不是就能给阅卷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对于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的描述,该写些什么呢?对于寓意相反的两幅图,为了显示寓意,当然要描述两幅图形成对比的地方。对于这两幅图形成对比的地方,也就是小花的生长状态和大棚,第一幅图是小花在大棚里长得很好;而在第二幅图,大棚没了,小花凋零了。也就是我们需要在第二句和第三句描述的形成对比的地方。对于过渡句的写法,那么对于图画作文,第一段是图画描述段,而第二段是寓意阐释段,如何成功将第一段过渡到第二段?是不是应该说我上文描述的图片是值得被分析的,所以在第二段就顺理成章地阐释寓意。所以这个思路是同学们应该注意的。
  (二)第二段的写作思路
  对于第二段,首先我们是需要判断03年这个话题是属于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还是抽象品质的,显然,溺爱是属于负面的,也就是社会问题的。对于社会问题的写作角度应该从原因分析入手,因为对于社会问题,我们肯定是希望能够解决问题的,如何解决,肯定是要根除的,那么为了根除这种问题,我们首先要找到根在哪,也就是要分析出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所以建议同学们社会要从原因分析的角度入手,让所有人都看到溺爱产生的原因。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段落结构呢?首先是关键句,要说有很多原因可以解释这种问题。之后要写原因分析,只写一条原因很明显是达不到字数要求的,所以要写两条,同时注意组织连贯的问题,最后要写总结句,说自己的分析是最好的。
  (三)第三段的写作思路
  对于社会问题,肯定是需要改掉的,思路上还是总分总的结构。在关键句先写通过第二段的分析,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改掉这个问题,完成从第二段到第三段的过渡。接下来要写具体的建议,最后做总结。
  这就是对03年大作文思路的分析,希望大家多做训练,我们中公教育的老师将时刻陪伴大家左右,祝大家考研成功!
  考研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是对人的意志力,判断力,交际力等综合能力的考验。为了方便考生们更好的复习,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秋期集训营、精品网课系列备考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2 05:33 , Processed in 0.049622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