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考研政治:说说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也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重要范畴。也是我们2017考研政治备考的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所以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来总结一些实践和认识的相关知识点,希望能够给同学们的复习工作带去帮助。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但这是受条件限定的,即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有其特定涵义和 特定范围。其特定涵义就是认识、理论要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与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在 《实践论》中论述认识向实践飞跃的过程,实即论述认识的目的。他认为在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中,认识的那更重要的一半就是认识向实践的飞跃,经过实践得到了的理论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否则,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首先,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课题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就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强调二者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