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9|回复: 0

2017经济学考研冲刺阶段复习易陷入的5种误区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9-22 21: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考研过程中,越到最后同学们的复习越容易陷入各种各样的误区,下面是经济学考研冲刺阶段易陷入的5种误区。
  误区1:专业课光看指定教材就行
  很多同学低估专业课考研难度,以为自己多看看教材就行,问题是真不够,主要有两个原因:
  1.“看”,有时候看不出名堂,自认为已经搞定,结果考试难度远大于所理解程度。
  2.部分高校,考题难度超过指定教材,单看指定教材考不了高分,特别是名校。
  部分高校,如东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等,虽然指定了参考书,但是每一年都有考题超纲的(一般为一到两道大题)。比如说:
  在蒙代尔-弗莱明框架下,假设政府通过进口配额或是征收关税来减少进口,请回答如下问题:
  (1)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作图分析上述减少进口的贸易政策如何影响收入和汇率。
  (2)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作图分析上述减少进口的贸易政策如何影响收入和汇率。[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2015研]
  在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教材中,仅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没有讲到贸易政策。但是,曼昆《宏观经济学》教材就讲了贸易政策。如果考生之前看过这个,估计就开心坏了。
  误区2:专业课靠背
  不少同学,特别是女同学,错误的理解成经济学靠背就行。事实上,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理解。
  1.经济学是一门有意思的学科,如果纯粹靠背,复习失去了意义。
  2.经济学靠“理解”,即掌握内涵。
  3.第二轮复习整理笔记,十月份底后可以背,特别是所报院校对文字要求高的院校,尤其是含政治经济学。
  误区3:多刷历年真题
  历年真题是很重要,但是也应将课后习题做完再开始。
  1.明白考题题型,便于针对性练习。
  2.知道考题重点,有助于侧重复习。
  3.把握命题规律,指导科学的备考。
  4.历年真题重复,不做真题死翘翘。
  误区4:课后简答题看完答案就背
  很多同学反馈,简答题作答太痛苦了,能不能直接背答案?当然不可以,经济学是靠理解,不是靠背的。
  最佳方法:先花两到三分钟时间思考简答题如何作答,然后对参考答案,并在参考答案上做标注,如之前没有想到的,或者之前理解错误的。
  如果专业课想考高分,一定要不断练习简答题答题策略!!!
  我们来一道考题分析下:
  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
  这道考题要完美作答,需要强调两点:
  1.短期供给曲线怎么和边际成本曲线扯上关系?
  2.为什么短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一旦明白上述两点,再结合数学推导,这道考题就可以很轻松搞定。
  误区5:计算题靠疯狂做题
  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包括出题。如果疯狂作答计算题,仅仅是出于自我安慰,那估计靠不住。
  做完一道计算题,思考下命题规律:告诉你什么已知条件,要求什么结果。
  比如,我们就拿消费者理论考题做个例子,分析分析:
  1.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X和商品Y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20元和Py=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Y^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2.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0.375Y^0.625,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Py,消费者的收入为M。分别求该消费者关于商品1和商品2的需求函数。
  上述两道考题其实出题方法一样,只是稍微有点区别:
  如果告诉预算约束方程和效用函数,可以求解出最优解。
  如果告诉效用函数,但不能得到具体的预算约束方程,如商品的价格变化,可以求解需求函数。
  最后,希望同学们在冲刺阶段坚定信心,将考研进行到底!
  考研是自己选择的希望去走的道路,因此不管前面会遇到什么,考研的决心一旦作出就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此外,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秋季集训营、专业课一对一、精品网课系列备考 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选择考研辅导班,就选中公考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7 06:09 , Processed in 0.05003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