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8|回复: 0

2017考研政治:农民群众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7561
发表于 2016-9-13 12: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考研政治:说说那场农民群众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大肆侵华。清政府为了支付高达2800万元的战争赔款和赎城费,弥补由于鸦片大量输入而造成的财政亏空,加紧横征暴敛,增加税收一至三倍以上。兼之外国工业品大量倾销,使中国城乡手工业受到摧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地主阶级乘机兼并土地,加重剥削。清朝统治者对广大少数民族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剥削十分严酷;又加以天灾人祸,广大农民苦不堪言,反抗斗争此伏彼起,终于在道光三十年末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正在准备2017考研政治复习的考生们掌握的怎么样?小编在这里和大家重温一下吧。
  主要领导人: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
  结局: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1864年7月19日,湘军轰塌天京太平门附近城墙10余丈,蜂拥入城,其他方向的湘军也缘梯而入,城内太平军或战死,或自焚,无一降者。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
  影响:它既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又带有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把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顶峰。从形式上看,清王朝的统治还延续了近半个世纪,但在这半个世纪中,中国人民受到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和鼓舞,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封建王朝的斗争,半个世纪后终于爆发了辛亥革命。
  反思失败的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有先天局限。太平天国起义带有旧式农民战争的烙印。农民阶级的分散性、守旧性,以及眼光短浅等毛病,在太平军中都有突出表现。农民阶级不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他们的目标是“有田同耕”,是局限在农业上的,不可能带领中国走进以工业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因此,如果没有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参与,结果不是被清政府镇压,就是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不可能真正胜利。
  没有理论基础作指导,斗争具有盲目性,定都天京后,不知所措,盲目北伐,导致军事失败。
  缺乏知识分子参与,没有获得掌握话语权知识分子的支持,没有获得社会舆论的支持。
  缺乏有效、严密的组织体系和官僚之间的制约体系,导致内讧,严重损害的实力。
  遭到清政府和具有先进生产力的外国势力的联合镇压。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意义及局限性
  内容: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规定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
  目的:希望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意义: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局限性: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追求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因此,《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也并未付诸实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1 01:55 , Processed in 0.03592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