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6|回复: 0

2017考研数学的几大误区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8-30 14: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研数学的复习中,关键还是在于“系统”二字,而不是在于练习的数量或测试的成绩。只有系统地学好了,才有可能考得高分笑傲群雄。
  在备考的时候,大家都会选择模拟题来练手,那么如何利用好模拟题呢?来给你几个小建议。
  同学们在使用模拟题时要注意避免以下几大误区:
  ▶误区一:练习重量不重质
  许多同学为求稳求全,唯恐错过任何最新的题目,凡是市面上出现的试题都想买回来做上一遍。要知道每年新出的各种科目的练习题起码有2000多种,要在短短的几十天里都做完是根本不可能的。
  建议同学们适当选择2-3套模拟题,可优先选择所看参考书配套的练习题——便于查漏补缺,再选择名师所出的模考题——便于重组知识点,然后参考最后十多天考研辅导机构或考研专家所出的押题性质资料。
  ▶误区二:时间规划不科学
  有许多同学认为,到了备考阶段,练习模拟题应该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及科目来进行,以便找到临场的真实感觉并调整好生物钟,进入百分之百的临考状态。例如,许多人很早就开始选择循环两天进行一轮模拟考:第一天早上安排政治,下午英语,第二天接着是上午数学(专业课一),下午专业课二。但这样的练习缺乏“系统性”,犯了复习的大忌。
  因为这样的安排只能简单地对一下答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错误;有的同学草草对完一遍答案后,就会纠结于所考分数,容易忽略对所考题型和知识点的进一步总结,然后又为了完成复习计划匆匆进行下一轮的模拟考,导致一整套题做下来收效甚微,这就陷入了“为练习而练习”的误区。练习最重要的目的是查漏补缺,侧重检验知识点,要把错题和新的解法、新的技巧整理出来。
  一位考上北大数学系的同学介绍她的复习经验时说:“我复习每一个科目都是以天作为单位,例如今天一整天连续做2-3套数学习题,然后要花5个小时左右对答案,整理纠错笔记,把所有的知识点都串一遍。明天再换成专业课,以此类推。这样每一天都能保证每套题目都做出‘味道’,一个科目有阶段性的收获。”
  ▶误区三:纠结分数,忘了总结
  同学们做模拟考题,最为关注的往往是模拟考的成绩。分数高了容易放松,分数低了就会失落,心情会随着分数大起大落。一个去年的成功同学的备考经历:模拟考难度要比正式考试难很多,所以很多同学在11月、12月的模拟考分数都不理想。有一个同学在最后一次模拟考试后放声痛哭,甚至说不想去参加考试了。经过研友多次沟通才鼓起勇气踏入考场,最后数学考了满分。
  这种情况每年都会发生。大家要相信,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后,自己在知识基础、应试技巧、心理承受能力方面都已经得到提高。做模拟考题的主要目的还是查漏补缺,有不懂的题目高度重视,多花时间攻克。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秋季集训营、专业课一对一、精品网课系列备考 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4 03:00 , Processed in 0.090507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