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
A. 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 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 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 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2.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
A. 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 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 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 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3.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
A. 劳动者 B. 劳动对象 C. 科学技术 D. 管理方式
4. 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
A. 剩余价值学说 B. 生产价格理论
C. 劳动二重性学说 D. 劳动力商品理论
5. 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 )
A. 价格标准 B. 价值尺度 C. 观念货币 D. 货币价值
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
A. 生产的日益社会化 B. 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
C. 国内有效需求的扩大 D. 生产集中程度的提高
7. 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 )
A. 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 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 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 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8. 1930年5月,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 )
A. 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B. 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
C. 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D.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9. 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
A. 统筹兼顾 B. 劳资两利 C. 公私兼顾 D. 四马分肥
10.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
A.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11.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 )
A. 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 B. 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
C.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D. 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12. 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
A. 实现两岸三通 B.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发展两岸经贸关系 D. 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 )
A. 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B. 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 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 D. 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
14.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
A. 人民当家作主 B. 人民民主专政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15. 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 )
A.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 加强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C.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 健全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各种不良作风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6. 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一思想表明了( )
A. 知行不可分割 B. 知行合一 C. 知行相互促进 D. 行先知后 E. 行难知易
17. 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
A. 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 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 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 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E. 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 )
A. 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B. 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C. 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D. 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E. 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19. 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 )
A.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运动所采取的形式
B. 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C. 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D. 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
E.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0.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
A. 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 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 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D. 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E. 是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21.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
A. 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
B. 全社会的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不相等
C. 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D. 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低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E. 生产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的变动为基础
22. 毛泽东在《发刊词》中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认为正确地理解了这些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这些基本问题是( )
A. 革命转变问题 B. 统一战线问题 C. 武装斗争问题
D. 国家政权问题 E. 党的建设问题
23. 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其主要点包括( )
A. 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私营经济为补充
B. 以国家与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体经营为补充
C. 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补充
D. 以国家统购统销为主体,以个体经销代销为补充
E. 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
2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表现为( )
A.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B.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C. 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D.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E.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25.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
A.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C.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D.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E.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
26. 非公有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经济( )
A. 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B. 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C. 与公有经济可以共存 D. 与公有经济共同推动生产力发展
E.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7. 当前,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容包括( )
A. 加强农业基础 B. 优化工业内部结构
C.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E. 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
28.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元首共同签署“上海公约”,决定为维护本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联合打击( )
A. 恐怖主义 B. 单边主义 C. 分裂主义 D. 地区霸权主义 E. 极端主义
29.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党的理论和纲领( )
A. 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 B. 是不是规定党员队伍主要由工人组成
C. 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D. 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E. 是不是规定有健全的组织制度与严格的纪律
30. 2001年10月在中国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的《领导人宣言》指出,亚太经合组织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 )
A. 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B. 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的原则
C. “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原则 D. 灵活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
E. 循序渐进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