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8|回复: 3

2010年考研政治选择题知识点分学科详解(跨考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8-15 22: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哲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198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饿《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  )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
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哲里面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点中“因人为本”的哲学基础。
2.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马哲中的质量互变规律。

3. 右边这张照片反映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极熊无处可去的场景,颇具震撼力。它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   )
A.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
B.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
C.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
D.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哲的内容。可以使用排除法,B不符合题意。A和C的表述是知识上的错误。

4.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哲中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货币转化问资本,就以为着原来的货币具有了增值和带来剩余价值的功能。但货币本能不能,只能通过劳动力实现,用货币购买能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力。
5.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建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将长期是(   )
A.生产力落后
B.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
C.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答案:A
解析:
本题将概论和马哲结合一起考查,实际考查的是马哲中关于矛盾的知识。再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矛盾的性质,矛盾主要方面的解决决定着矛盾的解决。在这对矛盾中,显然生产力的发展才能解决此矛盾,因此,生产力的落后将长期是我国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多选题
17.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除了一些旧的词条 ,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给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年版删去“反动“二字,1998版又删去“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设”直到2008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时代前进的印证,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  )

A.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B.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
C.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D.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马哲中认识论的内容。题干给出的事例反映的是人们意识的不断变化,人们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所以,这种反映不一定正确,不一定是对客观事物的完全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字典词条的释义变化显然反映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样认为,意识是需要语言和文字等物质工具表达出来的。人们对“科举”认识的变化,一、同样需要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来反映。因此,正确答案为ACD.

18.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C.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哲中关于科学技术的内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科技革命并不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和社会形态的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生产力的发展会促使改变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从而引发社会形态的更替。
19.有一则寓言讲到:狐狸把鱼汤盛在平底的盘子里,请仙鹤来和它一起“平等”的喝鱼汤,结果仙鹤一点也没喝到,全被狐狸喝去了。这个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尽管资产阶级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   )
A.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B.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既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C.它的实质是将劳资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D.这种平等的权利是建立在财产不平等基础之上的权利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哲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我们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资本主义的本质。A、 B、 C 和D都符合题意。
20.1989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弗朗西斯□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的统治形式”。然而,20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林墙倒塌20年后的2009年11月9日,BBC公布了一份对27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   )
A.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起作用
B.人类历史的发展的曲折性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前进性
C.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D.人们对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认识不能代替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
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哲中唯物史观的内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总体规律是不会改变的,更不会因为个别国家而改变。西方国家提出历史终结论,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否定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样也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认识的片面性。
2010年考研政治答案及详细解析(海文全卷完整版)
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文字版(跨考文字版)
新东方:2010考研真题命中率比照
       
               
               
                2010年考研真题汇总区(点框进入)
               

               
               
               
                  

iconenglish18909907.jpg

iconenglish18909907.jpg

               
               

iconpolitics15879707.jpg

iconpolitics15879707.jpg

               

iconmaths11913607.jpg

iconmaths11913607.jpg

早起的鸟儿们,2011年新东方网络课程火热抢购中 >>
【新东方在线】2011考研英语全程班(保过) >>
【调查】2010年考研英语难度大调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5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480
发表于 2016-8-15 23: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中特部分

一、单选题
6.“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

A.增强综合国力
B.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概论的内容中邓论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人文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
A.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B.加强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
C.限制能源开发和利用
D.发展循环经济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概论中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容,属于基本的知识性考查。

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迫切要求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是
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
B.协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营性文化产业
C.发展公益性事业,建立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体系
D.调动社会力量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概论的内容,属于知识性考查。

二、多选题
21.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实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在于: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B.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
C.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D.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现实发展模式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概论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中国化,是外因和内因同时在起作用。内因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外因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和中国文化中有通马克思主义想融合的部分。

22. 1952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这一改变原因和条件是:
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
B.为了确定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C.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D.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概论中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属于知识性考查。D项显然不正确,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还存在封建主义的因素残留。
23.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   )
A.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B.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
C.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反映
D.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概论的内容,比较简单。
2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维护祖国统一
C.反对民族分裂
D.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多民族共同繁荣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概论的内容,属于知识性考查,比较简单。
2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这是因为(   )
A.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
C.中国人民在对外交流中始终强调“亲仁善邻,和而不同”
D.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概论的内容,属于知识性考查,比较简单。
       
               
               
                2010年考研真题汇总区(点框进入)
               

               
               
               
                  

               
               

               

早起的鸟儿们,2011年新东方网络课程火热抢购中 >>
【新东方在线】2011考研英语全程班(保过) >>
【调查】2010年考研英语难度大调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5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480
发表于 2016-8-16 00: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思修与法律基础部分
一、单选题
11.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才智成就了科学家,他们错了,是品格”下列名言与这段话含义一致的是(   )

A.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B.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C.不学礼,无以立
D.是非之心,智也
答案:B
解析:
本题显然考查的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内容。爱因斯坦的话强调的是“才”和“德”之间的关系。选项中,只有B符合题意。C涉及到的“礼”不仅仅是德,而且强调的是对整个人生的重要性。显然不符合题意。

12. 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动人的传说,其中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
A.勤劳勇敢
B.团结统一
C.自强不息
D.爱好和平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上的内容。本题较为简单。

13.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规定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爱国守法
B.诚实守信
C.勤奋自强
D.团结友善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上的内容,属于知识性考查。
14.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根要是(   )
A.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B.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C.立法公开、执法公开、司法公开
D.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民主化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上的内容,属于知识性考查。
二、多选题
27.政治权利与自由包括()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C人身自由
D宗教信仰自由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容,属于知识性考查。
时政部分
一、单选题
15.2009年3月28日西藏自治区各族各界万余人身着节日盛装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隆重集会。热烈庆祝:(   )

A.西藏自治区和平解放58周年
B.西藏自治区成立44周年
C.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
D.首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实事政治的内容。
       
               
               
                2010年考研真题汇总区(点框进入)
               

               
               
               
                  

               
               

               

早起的鸟儿们,2011年新东方网络课程火热抢购中 >>
【新东方在线】2011考研英语全程班(保过) >>
【调查】2010年考研英语难度大调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6-8-16 00: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
一、单选题
9.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比较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瞿秋白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属于知识性考查。

10. 1956年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 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员(  )
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员只是意识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不能照搬,需要结合中国实际,探索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还没有找到。显然,A.C和D都是错误的。
二、多选题
26. 十九世纪下半叶,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时300年,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A.指导思想的封建性
B.对外具有依赖性
C.民主阶级的荒谬性
D.民族资产阶级的腐朽性
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这里没有涉及到民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C和D不正确。
       
               
               
                2010年考研真题汇总区(点框进入)
               

               
               
               
                  

               
               

               

早起的鸟儿们,2011年新东方网络课程火热抢购中 >>
【新东方在线】2011考研英语全程班(保过) >>
【调查】2010年考研英语难度大调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14 01:21 , Processed in 0.067020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