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9|回复: 2

2014年考研历史学真题及答案完整版(文都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8-15 21: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考古学文化中,与后来游牧文明有密切关系的是(  )
        A. 马家窑文化
        B. 红山文化
        C. 仰韶文化
        D. 屈家岭文化
        【考查知识点】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遗存
        2. 整合儒学,结束经学今文、古文之争的汉化学者是(  )
        A. 董仲舒
        B. 刘歆
        C. 郑玄
        D. 许慎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两汉时期的思想
        3. 科举考试中的糊名、誉录制度确立于(  )
        A. 唐代
        B. 北宋
        C. 南宋
        D. 金代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科举制度的发展
        4. 元代“也里可温”一词所指为(  )
        A. 基督教
        B. 摩尼教
        C. 伊斯兰教
        D. 犹太教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宋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5. 明太祖朱元璋称:“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督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其中“五府”为(  )
        A. 督察机构
        B. 司法机构
        C. 军事机构
        D. 宦官机构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明初加强专制集权统治的举措
        6. 关于中国近代史开端有多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史始于明末的学者是(  )
        A. 范文澜
        B. 胡绳
        C. 蒋廷黻
        D. 郭廷以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著名近代史专家郭廷以教授所编著的《近代中国史》说,“始于16世纪葡人东航”(注: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第1册:“例言”,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1页。)
        7. 致使中国领土被割占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中俄《瑷珲条约》
        B. 中俄《勘分西北界条约》
        C. 中俄《北京条约》
        D. 中俄《伊犁条约》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
        8. 民国前期的国会政治结束于(  )
        A. 皖系军阀执政时期
        B. 直系军阀执政时期
        C. 临时执政府执政时期
        D. 奉系军阀执政时期
        9. 下列作品中,以解放区土地改革为主题的是(  )
        A. 《小二黑结婚》
        B. 《荷花淀》
        C. 《暴风骤雨》
        D. 《红旗谱》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化
        10. 20世纪60年代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是(  )
        A. 英国
        B. 联邦德国
        C. 瑞典
        D. 法国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20世纪60年代我国对外关系的新发展
        11. 完全统一以色列部族和犹太族为一个王国的是(  )
        A. 雅各
        B. 扫罗
        C. 所罗门
        D. 大卫
        【参考答案】D
        12. 古代印度社会中,军事贵族属于(  )
        A. 刹帝利
        B. 婆罗门
        C. 犬舍
        D. 首陀罗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3. 成功释读罗塞塔碑文,奠定埃及学基础的有(  )
        A. 商博良
        B. 伊文思
        C. 罗材生
        D. 谢里曼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古代埃及的文化
        14. 在古代西亚重要史料《贝希斯敦铭文》中并用的文字(  )
        A. 巴比伦文、赫梯文、埃兰文
        B. 巴比伦文、赫梯文、古波斯文
        C. 古波斯文、赫梯文、埃兰文
        D. 巴比伦文、埃兰文、古波斯文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波斯帝国的文化和宗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6-8-15 22: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15. 被视为拜占庭建筑风格典型代表是(  )
        A. 罗马万神殿
        B. 罗马圆形大剧场
        C. 圣索菲亚大教堂
        D. 西斯廷教堂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查士丁尼时代的文化
        16. 为结束1701-1713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英国、荷兰、普鲁士、法国订了(  )
        A. 《亚琛合约》
        B. 《乌特勒支和约》
        C. 《巴黎和约》
        D. 《里斯维克》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7. 19世纪时期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中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是(  )
        A. 苏丹马赫迪起义
        B. 埃及阿拉比反英斗争
        C. 阿尔及利亚反法起义
        D. 南非祖鲁人武装起义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19世纪非洲反殖民斗争
        18.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的矛盾在于争夺(  )
        A. 欧洲霸主
        B. 巴尔干半岛控制权
        C. 殖民地和海上霸权
        D. 黑海出海口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19. 1946年2月,提出遏制苏联的是(  )
        A. 马歇尔
        B. 凯南
        C. 艾奇逊
        D. 杜勒斯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冷战与两大阵营的对峙
        20. 1967年8月,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最初参加的是(  )
        A. 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
        B. 印度尼西亚、缅甸、文莱、新加坡、越南
        C. 柬埔寨、泰国、文莱、老挝、马来西亚
        D. 柬埔寨、泰国、菲律宾、新加坡、越南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亚洲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1. 《法经》
        【参考答案】战国时期,为巩固魏国已有的变法成果,维护新的财产关系和统治秩序,李悝研究、总结了当时各国的法律,并集其大成,制订了《法经》这部新法典。《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共6篇,分别是《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这部法律主要是为保护剥削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但对魏国来说,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法经》在古代法制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秦律》和《汉律》都是以《法经》为蓝本,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补充而成的。
        【考查知识点】战国时期的改革与变法
        22. 昭宣中兴
        【参考答案】汉昭帝和汉宣帝前期,由大臣霍光辅政,继续执行汉武帝晚年时的政策,减少徭役和赋税;放弃酒榷政策,改归民营;同时又在首都长安和各郡县广置常平仓,控制物价;这些政策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恢复,史称“昭宣中兴”。
        【考查知识点】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
        23. 南北面官
        【参考答案】北面官(官署设于皇帝牙帐之北)与南面官(设于牙帐南)。北、南面官的最高机构均称枢密院,相当于全国宰相机构。北枢密院以下北面官制,大量保存契丹部落旧制,兼采突厥、回纥以至汉族政权职名,包括北、南府宰相、北、南院大王、大惕隐司(管皇族事务)、大国舅司(管后族事务)、夷离毕院(管司法)、大林牙院(管起草文书)、敌烈麻都司(管礼仪)等。南枢密院以下南面官制,则设有中书省、御史台、大理寺、翰林院等汉地传统机构。
        【考查知识点】辽的政治制度
        24. “863”计划
        【参考答案】为了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前沿,自1986年起国家开始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又称“863”计划)。到1998年底,“863”计划囊括的生物科技、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已有1398项完成并取得了成果鉴定。其中,550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考查知识点】共和国时期的科技
        25. 加洛林文艺复兴
        【参考答案】加洛林文艺复兴发生在公元8世纪晚期至9世纪,由查理曼大帝及其后继者在欧洲推行的文艺与科学的复兴运动,被称为是“欧洲的第一次觉醒”。
        【考查知识点】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文化
        26. 江户幕府
        【参考答案】丰成秀吉死后,他的部将德川家康继位,于1603年在江户建立了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这期间,德川幕府采取了强化幕府统治,巩固中央集权等诸多措施,包括强化封建专制、政府机构、地方政权、“武士道”精神和锁国政策等等。
        【考查知识点】日本德川幕府与幕府体制
        27. 佩德罗二世
        【参考答案】佩德罗二世巴西的皇帝,1831年4月继任。19世纪下半叶,巴西人民掀起大规模的废奴运动,1888年5月议会表决“黄金法”,宣告废除奴隶制度,巴西奴隶制灭亡。1889年7月,巴西爆发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提出“打倒君权,共和万岁!”的口号。11月15日,巴西发动政变,废黜佩德罗二世,宣布成立共和国。
        【考查知识点】巴西的废奴运动和争取共和的斗争
        28. 柏林墙
        【参考答案】维也纳会谈后,赫鲁晓夫决心在西柏林问题上与肯尼迪较量一番。1961年7月,双方开始增兵。8月13日,苏联和民主德国封锁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并从15日起,沿着东西柏林的分界线,在东柏林境内修筑起一道“柏林墙”,西柏林人进出东柏林都要经过边境站的检查,还需要办理入境手续。柏林危机进入高潮。不久,赫鲁晓夫冻结了德国和西柏林问题,美、苏关系得以缓和下来。柏林危机的结束,是美苏进行军事对抗后妥协的结果。就在柏林危机期间,美苏双方之间的核军备竞赛迅速升级。
        【考查知识点】冷战与两大阵营的对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5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082
发表于 2016-8-16 00: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29.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文帝)獨狐皇后河南洛陽人周大司馬河內公信之女也信見高祖有奇表故以後妻焉時年十四高祖與後相得誓無異生之子……後每與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宮中稱為二聖後頗仁愛每聞大理決囚未嘗不流涕然性尤妒忌後宮莫敢進禦尉遲迥女孫有美色先在宮中帝于仁壽宮見而悅之因得幸後伺帝聽朝陰殺之上大怒單騎從苑中出不由徑路入山谷間三十余裡高熲楊素等追及扣馬苦諫上太息曰吾貴為天子不得自由高熲曰陛下豈以一婦人而輕天下上意少解駐馬良久夜方還宮
        ——《隋书》卷36《文献孤独皇后传》
        材料二:
        獨孤信,雲中人也,本名如願。魏氏之初,有三十六部,其先伏留屯者,為部部大人,與魏俱起,祖侯民,和平中,以良家子自雲中鎮武川,因家焉。
        ——《周书》卷16《孤独信传》
        材料三
        婦人多幸,生逢今世,舉朝略是無妾,天下殆皆一妻。設今人強志廣娶,則家道離索,身事迍邅,內外親知共相嗤怪。凡今至人,通無准節,父母嫁女,則教之以妒;姑姊逢迎,以相勸以忌。持制夫為婦德,以妒為女工。
        ——(《北史》卷16《元孝女傳》)
        问题:
        (1)在答题卡上对材料一加以句读。
        【参考答案】文獻獨狐皇后,河南洛陽人,周大司馬、河內公信之女也。信見高祖有奇表,故以後妻焉,時年十四。高祖與後相得,誓無異生之子。後每與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宮中稱為二聖。後頗仁愛,每聞大理決囚,未嘗不流涕。然性尤妒忌,後宮莫敢進禦。尉遲迥女孫有美色,先在宮中。上于仁壽宮見而悅之,因此得幸。後伺上聽朝,陰殺之。上由是大怒,單騎從苑中而出,不由徑路,入山谷間二十餘裡。高熲、楊素等追及上,扣馬苦諫。上太息曰:“吾貴為天子,而不得自由!”高熲曰:“陛下豈以一婦人而輕天下!”上意少解,駐馬良久,中夜方始還宮。
        30.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在1945—1960年间奇迹般地增长,人均生产总值从1945年时1087美元增至1960年的2026美元。二战期间美国的工厂都在生产军需物资,消费者无法充分消费,战争结束时国民的总积蓄达到了1400亿美元。消费者做好疯狂消费的准备,在1946—1960年间,实际购买增长了22个百分点。1947年国会通过《国家安全法》,成立了国防部,并批准了一笔130亿美元的初步预算。朝鲜战争打响后,国防预算在1951年长到220亿美元。1953年升到约470亿美元,其中大约一半的预算都用于军队装备,这些花费反过来刺激了飞机制造和电子工业的发展。专栏作家麦戈维·劳伦斯在1950年写道:“政府的计划制定者估计他们已找到延续良好的神奇公式,冷战是自助抽水机拧开水龙头,公众就要求更多的军费支出。”
        美国产品销往全世界。二战期间其他国家接受了可口可乐的口味,现在,许多商品在美国以外也能买到,其他软饮料变得受欢迎,美国的书籍和杂志行销海外,电影和唱片传播美国文化并为商家赚得大把利润。---加里。纳什等:《美国人民:创造一个国家和社会》下卷
        根据材料分析二战期间及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和影响。(30分)
        【答案要点】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快,重视军事等重工业的发展,个人消费受到一定抑制,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增大,文化产品逐渐畅销世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逐渐增大,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四、论述题:31~33 小题,每小题40分(其中主体内容占30分,论述组织占10分),共120分。(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文字流畅)
       

        31. 论述中世纪西欧的政教之争。
        【参考答案】教权与皇权的斗争是中世纪西欧的重大事件。从奥托一世起,萨克森王朝诸王依靠教会的支持,打击部落公爵势力,加强王权。皇帝直接任命主教甚至教皇,教会成为帝国政权的一个支柱。11世纪中叶,一批激进的克吕派修士强调教皇的至高无上地位,在全西欧范围内向世俗政权、向国王进攻。
        1075年,格里高利七世召开宗教会议,规定世俗国王不得有主教授职权,指责德皇亨利四世下属的几位贵族和主教犯有买卖圣职罪。1076年2 月,教皇又下诏开除亨利教籍,废其帝位,解除其臣民的效忠誓约,煽动德意志大封建主反对皇帝。亨利迫于形势不得不向教皇求免,于1077年1月,到意大利教皇居住的卡诺莎城堡前赤足冒雪哀求三天才得以觐见,教皇表示同意恢复亨利四世的教籍和统治权利。亨利四世回国后立即与反对派发生战争,获胜后进军意大利,教皇格里高利七世随同前来救援的诺曼人离开罗马,客死他乡。
        1122年,教皇与皇帝暂时达成妥协,订立有利于教皇的《沃尔姆斯宗教协定》,规定德意志主教一律依照教会法选举,即由高级教士的会议选举;皇帝或者他的代表出席选举会议,新主教由皇帝授予象征世俗权力的权节,由教皇或其他高级神职人员授予象征宗教权力的木杖和指环,皇帝的神职授予权大为削弱。
        32. 论述15世纪以后美洲作物在中国和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参考答案】自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以后,美洲大陆正式融入了世界历史,美洲的农作物也随着越来越频繁的交流活动被带到了世界各地。
        在中国,玉米和甘薯在嘉靖时期经东南沿海及缅甸等渠道从美洲传入。到了明朝末年,玉米的种植已达十余省,番薯也在中国南方省份广泛种植。烟草在万历时期经吕宋(菲律宾)传入中国,逐渐成为当时重要的经济作物。
        在欧洲,玉米、马铃薯、番茄、可可等美洲特产由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者带回宗主国,不久便传遍整个欧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美洲作物的传播对中国及欧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美洲作物使得欧洲和中国人民的饮食习惯发生了重大改变,玉米、马铃薯等作物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另一方面,由于美洲作物产量高,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低,使得人们在饥荒时也能保证食物供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并且在这些作物的传播下,欧洲、中国的人口也得到了高速的增长。
        33. 论述天京事变前太平天国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政策及主要变化。
        【答案要点】
        主要政策:
        1. 政权机关:分中央、省、郡、县四级;乡官制度。
        2. 经济方面:《天朝田亩制度》、圣库制度、废除商业、对于手工业则统一经营管理。
        3. 城市管理方面:编成男女营,夫妻不得同居。
        4. 妇女问题:妇女同男子一样可以分得土地,废除买卖婚姻。提倡“一夫一妇”,禁止缠足、娼妓、买卖奴婢等、设立女官、女军。
        5. 思想文化领域:对孔子和儒家经书的正统权威进行了一次冲击。
        6. 考试制度改革
        7. 颁行“天历”
        主要变化:
        太平天国颁行的一系列制度表现了反封建的革命精神,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使封建统治势力收到很大的打击,但并没有彻底摧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5 22:44 , Processed in 0.04242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