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5|回复: 0

上海大学2017考研招生目录(材料科学与工程(一))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8-15 19: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
  本学科点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目前为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为上海大学"211工程"和“高峰学科”重点建设内容。
  本学科点拥有一支业务水平高、学术思想活跃的科研队伍,其中:工程院院士2名,正教授77名(博士生导师68名),副教授87名,并有一大批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拥有包括三维原子探针在内的一系列先进仪器和设备,已建立或正在建立从材料制备、加工、结构分析到物性测试等较完整的材料研究、开发和表征基地。该学科的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项,部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6项。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4项,国家支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其中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此外还有大量课题来自上海市政府及工矿企业,特别与上海钢铁工业和汽车行业相关企业进行了联合,促进了新材料应用开发,为地方经济腾飞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制:2.5年
  研究方向:
  01.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主要从事现代信息材料(包括微电子材料、通信材料、智能材料、能量转换材料、纳米材料及其器件等)相关的物理与化学问题研究。重点开展铁电、压电薄膜与陶瓷、多铁性材料及其传感器技术、透明陶瓷、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纳米材料、节能材料、热电材料和发光材料的制备科学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02.080502 材料学一
  侧重于研究宽禁带半导体薄膜材料、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有机半导体光电材料和信息功能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微电子学和光电子学中的应用;金属功能材料的新型制备技术、复合界面、显微织构的研究。
  03.080502材料学二
  侧重于核电站等特殊环境用金属材料(无辐射);碳/碳复合材料及特种纤维材料;非晶合金材料;新型特殊钢及高温合金;先进功能材料(如电池材料、磁性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等)的研究。涉及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以及材料在信息、能源、环保、腐蚀与防护等领域应用中存在的相关基础问题。
  04.080503材料加工工程一
  材料加工工程一(金属材料方向),主要研究汽车用金属材料、工模具材料、非晶及纳米材料、新型铸造合金等材料,以金属材料的强韧化、凝固技术、塑性成型技术、铸造技术、热处理技术、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及合金化、材料集成计算方法等为主要方向。
  05.080503材料加工工程二
  主要研究金属材料的精炼、熔体处理和分析、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加工过程中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电磁场在材料加工制备过程中应用、电化学、高洁净金属材料制备、金属凝固理论及连铸技术、高性能结构功能材料制备、高温合金的钛合金铸造成型等。
  指导教师:
  周邦新院士、孙晋良院士、丁伟中、鲁雄刚、任忠鸣、翟启杰、张捷宇、李麟、吴晓春、韦习成、张恒华、朱丽慧、杨弋涛、史文、鲁晓刚、何燕霖、陈业新、李爱军、李谋成、李瑛、刘文庆、吕战鹏、王刚、王均安、肖学山、徐晖、周忠福、朱明原、夏雷、罗宏杰、高彦峰、赵景泰、施思齐、骆军、卞建江、陈益钢、程晋荣、施鹰、王林军、杨秋红、朱玉斌、操光辉、邓康、李重河、汪学广、尤静林、钟云波、高玉来、李喜、姚美意、程晓英、李强、夏爽、郑红星、谭晓华等正副教授百余名。
  招生人数:188
  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2数学二
  4.材料物理与化学:847物理化学(二) 或 848普通物理(二)
  材料学一: 847物理化学(二) 或 848普通物理(二)
  材料学二:847物理化学(二) 或 849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加工工程一:849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加工工程二:847物理化学(二) 或 848普通物理(二) 或 849材料科学基础
  5.复试科目:
  材料物理与化学:固体物理 或 量子力学 或 无机化学
  材料学一: 固体物理 或 量子力学 或 无机化学
  材料学二:固体物理 或 材料科学基础 或 物理化学
  材料加工工程一:材料工程基础(固态相变或金属材料学或材料力学性能)
  材料加工工程二:材料科学基础 或 物理化学 或 金属材料学
  备注:
  1.本专业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
  2. 可以跨学科报考本专业:欢迎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凝聚态物理、应用物理、微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化学、高分子、金属材料、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凝聚态物理和物理化学等专业考生报考。
  3.复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
  4. 各方向每年都有一定的硕博连读名额。
  5.联系方式
  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一:张文竹 沈悦021-66132031 shuemat@oa.shu.edu.cn
  材料学二:林根文 021-56331537 gwlin126@126.com姚美意 021-56338586 yaomeiyi@shu.edu.cn
  材料加工工程一:闵永安 021-56334194李娜 linaysu@shu.edu.cn
  材料加工工程二:钟云波 021-56336048邵伟shaow@shu.edu.cn 56331465屠挺生 tstu@mail.shu.edu.cn
  以上是中公考研在小编整理的2017考研招生目录。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17 13:28 , Processed in 0.05399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