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和探索的认识成果,又包括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观念的增强。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部署: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习题精练】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
A. 生产发展 B. 生活宽裕
C. 乡风文明 D. 管理民主
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 )
A.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B.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
C.限制能源资源开发和利用
D.发展循环经济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 )
A.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B. 走新型农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C.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D.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5. 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是( )
A. 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
B.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C.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D.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6.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 )
A. 科教兴国 B. 建设生态文明
C.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