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6|回复: 0

2016考研: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8-8 19: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ae7e714d8f240aca8a9c1e5c18080d519.jpg

dae7e714d8f240aca8a9c1e5c18080d519.jpg

         
        “实践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哲“认识论”部分的考点,那么如何在考试中辨别题目考察的是否为“实践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考点呢,本文为大家介绍了如何判别的方法并给出案例,希望大家有所启发。
        第一,如何判断题目考查的是“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只要题目中要求用认识论答题,这是第一个应用原理。
        第二,原理要点
        (1)首先,实践决定认识,表现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前提、动力、目的、检验标准。
        (2)其次,认识对于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表现为: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发展。
        第三,技巧:模板解题步骤
        第一步:定位关键词;
        第二步:绑定关键词;
        第三步:组织采分点,提炼答案
        (1)题目涉及原理
        (2)结合材料阐述原理
        第四,实例
        例:2007年第34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的典型之一。成仿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作家丁玲在未跟他谋面之前,曾产生过一系列的“合理想象”:“在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创造社最早就是这样主张的;他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一定很洋气,很潇洒,因为曾见过一些傲气十足的诗人,趾高气扬,高谈阔论;他在国外学军械制造,或许是庄重严肃之人;他在黄埔军官学校担任教官,一定有一种军人气概;他曾经跟鲁迅进行过革命文学队伍内部的文学论争,写过火气很重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张飞李逵式气质呢?”后来,丁玲在陕北见到成仿吾时,第一个感觉就是“我想象的全错了”。原来成仿吾是一个“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一个尊重别人、热情、虚心、平等待人的人。丁玲十分后悔:“为什么我单单忽略了他是一个经过长征的革命干部、红军战士、一个正派憨厚的共产党员呢?”另据老红军杨定华回忆说,在长征中见到的成仿吾完全是士兵的装扮:破旧的棉军衣,斜挎干粮袋,手持着一枝手杖。杨定华说,成仿吾在红军大学当政治教员。有人说出他的名字,但谁也不知道他是文学家。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加以分析:
        (1)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为什么“全错了”?
        (2)丁玲对成仿吾认识的“转变”过程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何启示?
        【对于第(1)问,套用模板解题步骤】
        第一步:定位关键词
        (1)见材料中黄色背景关键词“未谋面”和“合理想象”。“未谋面”说明“合理想象”并未来源于实践。想象是认识论范畴,“合理想象”来源于间接经验。
        (2)题目中要求用认识论答题。
        第二步:绑定关键词
        关键词1:未谋面——认识并未从实践中来。
        关键词2:合理想象——从成仿吾之前的经历中得到的认识。是间接经验。
        第三步:组织采分点,提炼答案
        (1)题目涉及原理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前提,也是认识的动力和目的,同样,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认识对于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发展,错误的认识起到的是消极的反作用,阻碍实践发展。
        (2)结合材料阐述原理
        丁玲的“合理想象”之所以发送错误,一是她对成仿吾的认识缺乏直接经验;二是占有材料不全;三是没有抓住反映成仿吾品格的主要事实;四是她从已有的观念出发进行推论。因而她的想象缺乏客观的现实基础,势必造成她对成仿吾的现象与实际脱节。(注:第四点说的是缺乏实践。)
        注1:此题考查的侧重点是“实践决定认识”。
        注2:一定要分清材料中考查的侧重点是“实践决定认识”还是“认识的反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18:24 , Processed in 0.051607 second(s), 16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