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6|回复: 0

2015考研政治百天辅导教程:第78天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8-8 19: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11163e581d4405f9af895178ba092a536.jpg

811163e581d4405f9af895178ba092a536.jpg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本章重难知识点点拨
        1.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单选、多选)
        (1)宪法的特征
        第一,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第二,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第三,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2)宪法的基本原则
        ①党的领导原则
        ②人民主权原则
        ③公民权利原则
        ④法治原则
        ⑤民主集中制原则
        2.我国的国家制度。 (单选、多选)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基本经济制度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单选、多选)
        (1)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一,平等权;第二,政治权利和自由;第三,宗教信仰自由;第四,人身自由权;第五,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第六,社会经济权;第七,文化教育权;第八,特定主体权利。
        (2)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第二,遵守宪法和法律;第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第四,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第五,依法纳税;第六,其他义务。
        4.我国的国家机构。 (单选、多选)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3)国务院
        (4)中央军事委员会
        (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7)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5.我国的民商法律制度。(单选、多选)
        (1)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是平等原则,二是自愿原则,三是公平原则,四是诚实信用原则,五是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2)民事主体制度
        ①自然人
        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②法人
        法人成立的法律要件有四项: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分为四类,即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
        (3)民事行为制度
        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4)民事权利制度
        分为财产权和非财产权两大类,主要有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人身权等。
        (5)民事责任制度
        民事责任包括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和侵权的民事责任两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6)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诉讼时效分为普通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两类。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法律不予保护。
        (7)合同法律制度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8)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我国关于知识产权的立法主要有《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专门法律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9)商事法律制度
        我国的商法是民商法律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公司、证券、票据、保险等法律制度。
        6.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单选、多选)
        (1)行政法的原则
        依法行政或行政法治原则,可分解为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等。
        (2)国家行政机关与公务员
        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公务员是依法代表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工作人员。
        (3)行政行为
        根据行政行为所针对的行政相对人是否特定这一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4)行政责任
        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主要有:通报批评,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返还权益,撤销违法行政行为,纠正不当行政行为,履行法定职责,行政赔偿等。
        (5)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
        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规的行政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特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7.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单选、多选)
        (1)经济法的原则
        一是国家适度干预原则;二是效率公平原则;三是可持续发展原则。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3)税收法律制度
        8.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单选、多选)
        (1)刑法的原则
        一是罪刑法定原则;二是罪刑相当原则;三是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2)犯罪构成与刑罚体系
        ①犯罪构成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②排除犯罪的事由: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③刑罚体系
        由主刑和附加刑构成,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与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以及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
        9.民事诉讼法律制度。(单选、多选)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调整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的各种民事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0.行政诉讼法律制度。(单选、多选)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和裁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11.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单选、多选)
        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追究犯罪,确定被追诉者刑事责任的活动。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2. 仲裁和调解制度。(单选、多选)
        (1)仲裁
        仲裁法的基本原则有:自愿原则,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原则,独立仲裁原则。仲裁法的基本制度包括:协议仲裁制度、或裁或审制度和一裁终局制度。
        (2)调解
        我国的调解制度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都属于诉讼外调解,司法调解是诉讼中调解。
        本章典型例题
       
1.与普通法律相比,宪法的主要特征有( )(多选)
        A.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宪法具有特别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
        D.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运作的原则
        【考点分析】本题所考查知识点:宪法的主要特征。
        【解题分析】
        宪法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在规定的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运作的原则等。(2)在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别的程序。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BCD。
        2.国体即国家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的国体是( )(单选)
        A. 人民民主专政
        B. 人民代表大会
        C. 政治协商制度
        D. 单一制
        【考点分析】本题所考查知识点:我国的国家制度与国家机构。
        【解题分析】
        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表现形式。人民民主专政中的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内容包括:强调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农民始终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表现了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充分的民主性和广泛的代表性;强调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辩证统一,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是实现对敌人专政的前提和基础,而对敌人实行专政又是人民民主的有力保障。爱国统一战线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保障。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可以推知选项A是正确答案。
        选项B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上下级关系,分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包括行使国家立法权,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决定国家重大事项,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等。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根据我国《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市、自治县、市辖区、乡、民族乡、镇设立的。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由通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组成。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是本级人大的常设机关,对本级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选项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是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选项D单一制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是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密切关联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而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采取的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单一制,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既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民族状况的必然要求,符合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综合以上分析,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A。
        3.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体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这一基本权利具体包括( )(多选)
        A. 人身自由权
        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 宗教信仰自由
        D. 政治自由
        【考点分析】本题所考查知识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解题分析】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体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二是政治自由。政治自由主要是指公民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选项A人身自由权与选项C宗教信仰自由也都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并不是公民政治权利与自由的内容,与题意不符。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D。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BD。
        A选项人身自由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人身自由包括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的人身自由主要指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侵犯,广义的人身自由则还包括与狭义人身自由相关联的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与公民个人生活有关的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是公民具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也是保持和发展公民个性的必要条件。
        选项C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D。
        4.民事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这段话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体现了( )(多选)
        A. 民事主体是民事活动的参与者。具体来说,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B. 民事活动是由民事行为组成的,民事行为是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基于其意志所实施的能够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C. 民事主体如果违反国家法律和政策,从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给国家、社会和他人带来损害,将会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D. 这段话是对民法基本原则中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确切表述。
        【考点分析】本题所考查知识点:民法的基本理论。
        【解题分析】
        回顾基本概念,拓展至知识版块,再回到题目选项一一对照,得出正确答案:本题涉及到了民法中的几个重要的概念,题干中的表述实际上是民法基本原则中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含义。
        我们先来系统地看一下民法的五大基本原则:
        一是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独立、平等的法律人格,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互不隶属,能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其合法权益平等地受法律保护。
        二是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完全的意志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参加民事活动,作出民事行为,并自主地决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与内容,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干预、强迫或胁迫。
        三是公平原则,是指应当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来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确定其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
        四是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或履行民事义务时,应善意无欺,讲求信用,不规避法律和约定。
        五是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行使民事权利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
        从这个知识版块,可以得出选项D正确。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选项A。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所以,选项A正确。
        选项B涉及到的知识点是民事行为制度。民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领域内基于其意志所实施的能够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民事主体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必须通过自己的行为,《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所以,选项B正确。
        选项C涉及到的知识点是民事责任制度。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我国《民法通则》以民事责任发生的原因为标准,将其分为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和侵权的民事责任两类。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又称违约民事责任。违约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有违约行为,违约造成了损失,违约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存在过错。在违约责任的诸形式中,只有赔偿损失责任的构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上几个条件,其他责任的构成依其他法律的具体规定来认定。侵权民事责任分为一般侵权民事责任和特殊侵权民事责任。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客观上存在损害事实,行为具有违法性,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特殊侵权民事责任与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区别在于,它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所以,选项C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CD。
        5.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来说,它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其职能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多选)
        A. 行政合法性原则
        B. 行政合理性原则
        C. 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D. 效率公平原则
        【考点分析】本题所考查知识点: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解题分析】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来说,它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其职能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一方面要规范和约束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正当权益;另一方面也要规范和约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法行政或行政法治原则,可分解为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等。
        选项A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力的存在和运用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选项B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在合法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合理、适当和公正。
        选项C国家适度干预原则和选项D是我国经济法的两个基本原则。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原则是经济法在其调整特定社会关系时在特定范围内所普遍适用的基本准则。
        我国经济法原则主要有:一是国家适度干预原则。即国家通过宏观调控,调节经济运行,完善产业结构,保持经济的平衡和协调。同时,这种干预必须适度,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来进行,用法律的形式来限定干预的内容和手段。二是效率公平原则。经济法坚持提高效率与维护公平相统一的原则,用法律的形式使公平和效率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以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三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法必须强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用法律的形式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不能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
        综合上述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
        6.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 )(多选)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相当原则
        C. 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D.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考点分析】本题所考查知识点: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解题分析】
        从基本概念出发,分析题干与选项之间的联系: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简言之,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特有的在刑法的立法、解释和适用过程中所必须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刑法明文规定了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罪刑法定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及处何种刑罚,均须由法律明文规定。二是罪刑相当原则。是指犯罪社会危害性程度及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是决定刑罚轻重的主要依据,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无罪不罚、罪刑相当、罚当其罪。三是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是指对任何人犯罪,不论其社会地位、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如何,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
        联系选项,得出正确答案:选项ABC均是刑法的基本原则,选型D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各部门法的基本原则如果识记不清,极容易发生混淆。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C。
        7.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法的有( )(多选)
        A. 民事诉讼法
        B. 行政诉讼法
        C. 刑事诉讼法
        D. 仲裁法
        【考点分析】本题所考查知识点: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解题分析】
        从题目中的信息着手:程序法是规定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或职权和权责得以履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的程序法分为诉讼程序法和非诉讼程序法。
        通过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得出正确答案:选项A涉及到的知识点是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判决、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调整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的各种民事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选项B涉及到的知识点是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和裁判的一种诉讼活动。在我国,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并称为三大诉讼,是国家诉讼制度的基本形式之一。行政诉讼法是有关行政诉讼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选项C涉及到的知识点是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追究犯罪,确定被追诉者刑事责任的活动。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选项D涉及到的知识点是仲裁法。仲裁法是非诉讼程序法。仲裁是指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其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所达成的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者居中评断是非并做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仲裁法是调整在仲裁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综合以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C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08:46 , Processed in 0.049655 second(s), 16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