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6|回复: 0

2015考研政治百天辅导教程:第51天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8-8 19: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11163e581d4405f9af895178ba092a536.jpg

811163e581d4405f9af895178ba092a536.jpg

        第三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考点: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3、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2009年13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第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创立的毛泽东思想,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指导,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三,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
        2、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2000年文科10题】
        什么是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必须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实践当作最高权威,不做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奴隶。解放思想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这其中既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正确部分的坚持,也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错误部分的纠正;二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正确认识。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正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的不断解放,改革开放才取得了重大胜利,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78年12月邓小平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1992年初发表的南方谈话,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进入21世纪,江泽民继续强调解放思想,他还进一步提出,要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继续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解放思想的意义:
        第一,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第二,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
        第三,解放思想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3、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则是“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如果要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不能停顿。
        第一,理论创新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我们需要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积极因素,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借鉴国外文化以适合中国的国情,而不应该不顾自身的需要和条件一味地生吞活剥,否则会“食古不化”或“食洋不化”,而非真正的创新。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孤立地静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
        第二,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离开了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理论创新就无从谈起。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理论创新不是为新而新,而完全是为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理论创新的成果要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去贯彻落实,并且在贯彻落实的实践中进一步使理论创新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第三,理论创新必须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
        理论创新和一切工作的创新,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求真务实,就是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
        要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坚持求真务实,就要一切从人民利益和实际出发,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既积极进取,又量力而行,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同时,还要切实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为坚持求真务实提供体制保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13:15 , Processed in 0.060537 second(s), 16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