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8|回复: 0

2015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律基础部分重点知识总结(2)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8-4 16: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律基础部分是考试的重点,2015考研生对于重要知识点一定要牢记、善于运用。太奇小编整理了2015年考研政治思修和法律基础的重要知识,希望大家以此为参考对知识加以复习。
          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含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2)基本要求:①爱祖国的大好河山。②爱自己的骨肉同胞。③爱祖国的灿烂文化。④爱自己的国家。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①热爱祖国,矢志不渝。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维护统一,反对分裂。④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3)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4)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2)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2.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1)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2)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第一,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第二,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第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3.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1)内涵: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2)内容:爱国主义(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举措: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
          4.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1)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2)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3)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4)核心:改革创新。
          ①表现: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②必要性: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③举措: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三)做忠诚的爱国者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3)增强国防观念。(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事物都是联系的,希望2015考研生对考研政治不要死记硬背,而要学会把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0 23:30 , Processed in 0.06006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