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6|回复: 0

2014考研专业课《历史学》基础综合辅导讲义4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0 09: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古史传说
  中国古史中有许多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女娲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创造万物的女神;盘古是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五岳”的伟大人物;有巢氏发明了构巢为屋、栖居大树的生活方式,改善了猿人的生活环境;燧人氏发明了“钻燧取火”,教人熟食,以化腥臊。这些传说反映了中国历史起源时期的一些基本社会状况。
  (一)炎、黄、夷、蛮诸部落的分布和发展
  大约四五千年前,中国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先民大都进入了部落、部落联盟的“英雄时代”,这一段历史有相当部分通过传说保留在古文献中。在黄河中游、关中平原、河东盆地和河南沿河的广大地区,有以姬、姜姓为主的部落群;东方的海岱地区和淮、泗,以及长江下游的三角地带,有以风、赢、偃诸姓为主的夷族部落群,在豫西南山地和丹水、汉水、长江中游一带,有苗蛮部落群;在秦陇以西,有“诸戎”部落群;秦晋以北的黄土高原和燕山一带,有“群狄”部落群;在四川盆地,有巴蜀的先民;在长江以南直至岭南,有古越族的部落群。他们共同创造了中国古代文明,其中炎黄、东夷、苗蛮三大部落群的贡献尤大,黄帝、炎帝、共工、蚩尤、尧、舜、禹等是他们的代表人物。
  黄帝,姓姬,号有熊氏,又号轩辕氏。他是我国北方一些氏族部落的祖先,被列为“五帝”之首,是这个“英雄时代”的代表人物。黄帝部落在黄河流域发展迅速,后来,黄帝和炎帝部落发展成中原地区最具实力的军事集团,并在与东夷的斗争中结为部落联盟。
  炎帝,姓姜,号神农氏,生于渭水支流的姜水。以神农为号,说明他们主要是从事农业的氏族部落,其后裔较著名的有烈山氏,以善于烧山种田闻名,其子柱被祀以为稷,稷被尊奉为谷物之神。炎帝后裔还有共工氏,以善于平治水土著称,其子曰“后土”,后被尊奉为土地之神——社。“社稷”后来成为国家的代名词。
  太昊,又号伏羲氏,是东夷部落群中一个古老的部落,据说是雷神的后代,以龙为图腾。伏羲氏过着“以佃(狩猎)以渔”的生活,这一族后来散布或影响到中国东南广大地区。与此相关的是少昊氏凤姓部落,以鸟为图腾,居山东曲阜,是东夷中另一重要部落。少昊氏衰落时,“九黎”兴起。九黎即九夷,其首领蚩尤有兄弟81人,当已发展为81个氏族。东夷部落组成部落联盟,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
  苗蛮(三苗)部落联盟可能有三个部落,只知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叫驩兜,后来战败被逐于崇山,另两个向西北和东南溃逃。苗蛮部落集团一度也很发达,发明了“五虐之刑”,并意欲北上争夺更大的活动地域。
  (二)各部落之间的斗争和融合
  各氏族部落在迁徙和交往中不断进行斗争和融合,形成了最初的以华夏族为核心的国家雏形。当蚩尤向中原发动进攻时,黄帝和炎帝结盟,大败蚩尤于涿鹿之野,杀蚩尤。炎、黄部落又为争盟主之位而发生冲突,黄帝部落取得了阪泉之战的胜利,后来黄帝又挫败了苗蛮北上的企图。从此,黄帝成为包括诸夷部落在内的更大规模的部落联盟的最高首领,黄帝族成为不断融合中原各地众多部落的核心力量,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各氏族、部落交往、角逐、融合的中心,形成了包括东夷、苗蛮大部分先民的共同体,在古史传说中,后人不仅把夷人和羌人的一部分列为黄帝的后裔,而且把原始时代各部族劳动人民的许多伟大发明,如衣服、文字、舟车、历法、蚕丝等都归功于黄帝。黄帝越来越具备帝王的形象,作为一个胜利者的代表而被神化、偶像化,成为华夏各族的共同祖先,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直到今天我们仍自称是“黄帝子孙”、“炎黄子孙”或“轩辕后代”。黄帝是由军事民主制到国家诞生的这个急剧变化时代英雄的象征。社会的大变动,部族的大融合,加速了社会的发展步伐,加速了文明社会的降临。
  (三)尧舜禹的传说,世袭王权的形成
  大约在四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尧、舜、禹三位部落联盟的首领。相传,尧是帝喾的儿子,号陶唐氏。当时黄河泛滥成灾,尧命鲧治水。鲧用筑堤的方法治水,结果失败,被放逐到羽山。继尧之位的舜任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用疏导法治水,取得成功,名声大振,为其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奠定了基础。在频繁的战争中,军事首领、部落首领和祭司的权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这批部落显贵在实质上决定着部落的主要事务。到黄帝的后裔颛顼时,民政和宗教职务分离。这种神事和民事的分离,标志着国家权力和政府机构雏形的出现。到舜时,部落联盟议事会进一步蜕化为贵族的议事机关,内部分工更明确。当禹取得对三苗的决定性胜利后,其显赫的权势和王权基本得以确立,同时,建立世袭王权的条件也逐渐成熟了。从尧到舜,从舜到禹,禅让制至少表面上还在发挥作用,还遵循着选贤举能的基本原则。但企图凭借强权和实力,变禅让为世袭的斗争在这一时期也愈演愈烈。到了大禹的儿子启的时候,他却代益而立,王权世袭制完全确定下来,从而开始了中国文明时代的历史。
  (四)顾颉刚和徐旭生的古史研究
  “层累地造成古史说”,是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研究“古史传说时代”时提出的学说,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例如,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王是禹,到孔子时始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时三皇出来了,汉以后才有所谓“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顾先生于是形成了一个假设:“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第三,在勘探古史时,我们即使“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徐旭生先生也是研究古史传说时代的著名学者,著有《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该书从古代文献和考古发掘两方面入手,并结合相关民间传说,力图考证有文字记载历史之前的中国社会状况,包括当时的部落分布、彼此之间的关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着重对于学界聚讼纷纷的我国古族三集团(即炎黄、东夷、苗蛮)、太古洪水、三皇五帝等问题进行独到的剖析。廓清了中国古史时代的迷雾,将古史传说时代的华夏民族的起源、发展、兴旺之路形诸纸上。
  推荐:2014考研正式报名时间
  专题推荐:2014考研 拼搏最后100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15:01 , Processed in 0.07405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