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5|回复: 0

2014年考研历史复习指导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0 09: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轮:夯实基础;
  跨考教育认为,文科学习与考试的制胜法宝就是建立一个学科的知识网路,而网路的建立过程就是以一定知识主线为中心有机地编制相关知识的过程。知识网建立得越具有逻辑性,线索越明细,网络细密程度越高,则该学科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就越高,相应的考试成绩也就越理想。但知识网络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有具体的知识点有机组成的。
  因此,第一轮复习中强调的应该是具体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在第一轮复习中,课本是关键中的关键。考生应该根据自身的基础,将相关教材通读两遍。第一遍大致熟悉课本的内容,做到对整体与孤立的知识点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从第二遍开始就要适当地记忆知识点了,主要国家的主要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结论的时间、经过或者内容都是记忆的重点。可以说第一轮复习对课本从略读到精读的过程至关重要,是今后两轮复习的基础。》》》暑期辅导规划

20151124113802532.jpg

20151124113802532.jpg

  第二轮:深度挖掘;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之上,跨考教育认为考生在第二轮强化复习的过程中就要着手建立相关的知识网络了。第一轮复习时基础的积累,而通过第二轮的深度挖掘,考生对该学科的认识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第二轮复习中,考生已经不再单纯地满足于单一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历史是一个有机联系的过程,不在立体的、复杂的、联系的历史背景中去把握,是很难真正理解各个孤立点的历史知识点。
  所以,考生首先应该关注教材的目录,看作者是如何编排各个章节的,同时要在读书过程中明白这样编排的依据。这样,考生就能很快掌握教材的逻辑线索,在知识的积累中发现逻辑线索,以逻辑线索带动具体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考生能抛开课本,按照一定的条例将整个教材的内容勾画出来,那么在这一轮复习的任务就圆满完成了。
  还有一条需要补充,鉴于前两年考试中名词解释有部分生僻题目,因此第二轮的复习考生在保证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学习的情况下应该适当关注次重点。
  第三轮:冲刺应考;
  跨考教育认为,我们队历史知识与历史学科的学习,最终都要回归到历史之中,这也是我们复习的基本目标。因此在前两轮夯实基础、深度挖掘之后,考生第三轮复习应该以巩固从前、加深认识、应对考试为主了。本轮复习除了课本之外还需要华一定精力去研究真题,体会真题。在知识层面,考生通过前两轮复习,对历史学科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这属于“进得去”层面。
  在第三轮复习中考生应该努力学着“跳出来”。例如,当考生对世界近代史的学习已经比较深入,可以考虑将其放置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即人类文明的视野中去重新理解和解释。当考生真正做到“跳出来”,那对历史的认识又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次。
  此外,考生应集中、深入、反复地对考试真题进行钻研。在经过漫长的三轮复习之后,考生对历史学学科的理解和掌握早已不同于前,这是对真题的熟悉以及对应试技巧的总结就是考生成功必不可少的部分。
  相关推荐:2014考研复习全程规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12:46 , Processed in 0.067520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