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0|回复: 0

考研英语阅读:读什么?不读什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8-3 08: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研英语阅读,应该读什么,不读什么,搞清了这个问题,相信考生的阅读题会有一个质的飞越,下面海文考研老师就这个问题,给考生讲一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一、初读文章时哪些信息可以不读
  (一)有关职务、头衔、社会地位等补充性说明;
  (二)句中破折号后提供的旁支信息;
  (三)复杂的难句中除了主、谓、宾以外的其他辅助信息(除非与解题有关);
  (四)例子、对名人言论的引用的具体内容可以先不读,而只读前面的观点或总结句。
  二、可以读哪些信息
  (一)读题干。细心审题是一个重要环节,题干中包含解题的关键信息。它们能够帮助考生在浏览文章时迅速选定“精读内容”进行集中消化、整理,同时舍弃与题目无关的信息,排除干扰,从而减少阅读量和时间,提高解题的正确性。
  (二)读选项。因为命题要求选项部分的语言难度要低于文章语言的难度,所以读懂选项的语言常常会帮助考生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读文章的写作大纲。先要问自己三个问题:①本文最重要的事物或观点是什么?②作者谈的是主题的哪个或哪些方面?③作者在这方面想说些什么?阅读要用眼更要用脑去判断哪些是重要信息,还要在脑子里加工、整理,从而得出全文的提纲。
  (四)读主题句。每个段落都有一个基本点,加在一起烘托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各段的基本点常常通过段落主题句表示。主题句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可以在开始也可以在结尾,有时也不出现,需要考生自己提炼。主题句与其他句子的区别是它们的概括性更强,比较笼统、抽象。
  (五)读关键词。注意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和短语。它们有时是相同的重复,有时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但是归根结底都是指同一事物或事情,因些就很可能是本篇短文的中心或关键问题或事物。关键词和词组能够使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楚,提供了要点之间的“桥梁”,给读者指明了“路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考生在浏览文章时抓住、抓准这些关键信息,就可以迅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缩短解题时间。
  (六)读“路标”词。在阅读理解中有部分“虚词”比“实词”更重要,它们就是一些表示作者思路的过渡词、短语或句子,有利于作者思想的衔接和转折。抓住它们,考生就能够对全文的结构一目了然,就不会出现“词都认识,就是不知道全文在讲什么”的情况。它们就是在阅读行进过程中起指示作用的“路标”,随时提醒考生将要读到什么。
  “路标”词按照功能可以分为:
  1.前进型。这一类词和词组起的是顺接、递进作用,指示读者继续往下看,其前后可能存在并列、递进、因果、解释等关系,往往接下来的可能是作者要强调的重要内容。
  如:and,also,more,moreover,morethanthat,furthermore,likewise,equallyimportant,first,second,inadditionto,thus,so,therefore,consequently,accordingly,asaresult等。
  2.转弯型。这一类标志着前后两个句子或段落之间的转折或对比关系,读者要敏感地意识到后面出现的是与前面截然不同的事物或观点,从而对作者的思想进行预测。
  如:but,yet,while,however,nevertheless,although,though,otherwise,despite,instead,onthecontrary,incontrast,notwithstanding等。
  3.终点型。这一类标志着下面的内容是对前面的概括和总结。
  如:toconclude,tosumup,insum,inconclusion,inshort,inbrief,onthewhole等。
  4.其他。表示空间位置(near,far,beside,nextto,above,onthesideof,across,behind)、目的(forthispurpose,sothat,inorderto)、强调(indeed,infact,surely,certainly,tobesure,Iamcertain)、举例(forexample,forinstance,inparticular)、条件(inthatcase,thatbeingso,inthesecircumstance,if,unless)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2 05:08 , Processed in 0.03809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