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10 10: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次要重点
3、古代埃及文明
(1)美尼斯:埃及第一王朝的开国国王。
(2)拉美西斯二世:埃及军事帝国最后一个强有力的法老,也是最热衷于建造纪念物的统治者。
(3)金字塔:一种类型的建筑物,一般用作陵墓或者祭祀之用。因为它的外型像中国的汉字"金",所以就叫它金字塔。
4、古代印度文明
(1)吠陀:印度上古时期一些文献的总称,是婆罗门教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
(2)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前2千年的吠陀教,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
(3)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
(4)阿育王与孔雀王朝:旃陀罗笈多率领印度人民建立的定都华氏城新的王朝。由于他出身于一个养孔雀的家族,因此,后来人们把旃陀罗笈多建立的王朝叫孔雀王朝。前3世纪中叶阿育王在位时国势强盛。
(5)摩奴法典: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法律和法规的汇编,是婆罗门教经典著作之一,系以摩奴法经为基础所修补之法典。
(6)哈拉巴文化:从20世纪20年代起,印度河谷先后发现几个古代城市遗址,著名的有哈拉巴,考古学家成其为哈拉巴文化。
5、古代希腊文明(希腊城邦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1)克里特文明:希腊最早的文明。
(2)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希腊盲诗人荷马所做,反映了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00年这一时期的历史情况,。
(3)希腊城邦制度:城邦,有城市国家之意,通常是以市或城镇为中心,结合周围农村,形成的一个统一的经济和政治共同体。
(4)雅典民主政治:即古希腊雅典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原则上公民都有权利决定和管理国家大事,通过选举担任各级政府官职。
(5)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古希腊哲学,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主要著作有《智者篇》《政治家篇》《斐利布斯篇》《法律篇》《理想国》。
苏格拉底:著名的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7、伊斯兰文明
(1)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伊斯兰(a1一Islam)系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Muslim,意为"顺从者")。
(2)穆罕默德:穆斯林公认的伊斯兰教的先知,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中国的穆斯林普遍尊称为穆圣。
(3)古兰经:伊斯兰教的最高经典。
(4)四大哈里发: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阿里。
(5)阿拔斯王朝:(750~1258)时期。750年,由艾布?阿拔斯(722~754)所创建,定都巴格达。
(6)什叶派:伊斯兰教派,该派以拥护穆罕默德的堂弟、女婿阿里及其后裔担任穆斯林领袖伊玛目为其主要特征,故又称作阿里派。
逊尼派:伊斯兰教正统派。
9、欧洲基督教文明
(1)西欧的封建制度
(2)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十字军东征:(TheCrusades)是在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八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以维护基督教为名,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侵略性战争。
(3)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兴起:
(4)英法百年战争: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地,于1337年-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
10、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1)拜占庭帝国
(2)大化革新:日本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发生于645年,因此年为大化元年得名。
(3)幕府政治:日本封建武士通过幕府实行的政治统治,又称武家统治。
世界近现代史重要章节和重要知识点:
1、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
(1)3R运动:指的是15、16世纪末向近代转化时期出现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罗马法复兴的总称。因英文首字母都以R开头而得名。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16世纪在欧洲盛行,17世纪中期结束的一场新型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人文主义:指古典学术的研究和重视人生现实的新思潮。
宗教改革:16世纪爆发于德国,以反对天主教为形式的反封建运动。
(2)马基雅弗利与《君主论》:
马基雅弗利:(公元1461-公元1527),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外交家和历史学家。代表作是《君主论》。
(3)哥伦布:意大利航海家,美洲的发现者。
(4)培根:(1561-1626)是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主要著作有《崇学论》和《新工具》。
(5)胡格诺战争:1562年-1598年法国新教胡格诺派和天主教派之间的战争。
2、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英国、美国、日本、德意志、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1)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至1781年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战争。
美国联邦体制:联邦制是若干个单位联合组成的统一国家。根据美国宪法国家结构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
潘恩:北美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者和政治家,代表作有《常识》、《理性时代》。
杰斐逊:美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科学家,独立战争重要领导人,第3任总统(1801~1809),民主共和党创始人,美国民主传统和高等教育的奠基人。
(2)美国内战
美国式道路:美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是世界历史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
(3)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普鲁士王国首相,德意志帝国宰相,执政期间采取铁血政策,故称铁血宰相
铁血政策: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德国统一的政策。
(4)19世纪后半期英、法、美、日等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政策
19世纪后半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特点为:行政权力的膨胀;国家机器日益强化,政府机构趋于完善;政治民主进一步扩大;政党政治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扩散,进行了大量的社会立法;
(5)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垄断组织:资本主义大企业间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以赚取高额利润而联合组成垄断经济同盟织。
帝国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的特点:美国托拉斯帝国主义;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英国殖民帝国主义;法国高利贷帝国主义;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日本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掘地派运动:又称"真正平等派"运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出现的近代无产阶级先驱的早期革命运动。领袖是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活动家杰拉德?温斯坦莱。
东印度公司:16至19世纪葡萄牙、英国、荷兰、丹麦、法国等欧洲殖民主义国家对印度和东南亚各国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而特许设立的公司。
(7)拿破仑帝国
拿破仑: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军事家和政治家,法国人民的骄傲。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年-1814年,1815年)。
(8)欧洲1848年革命
法国二月革命:1848年法国爆发的****七月王朝、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法兰克福会议:1848年5月18日在法兰克福召开的全德国民会议。其目的是制定宪法,统一德意志。
(9)俄国农奴制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长子。在其统治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861年废除农奴制,又实行地方自治局,市杜马,司法、军事的改革。
4、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19世纪初拉丁美洲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
(1)拉普拉塔革命:以拉普拉塔为中心的南美南部地区的独立战争。圣马丁是这次革命的领导人。
(2)印度民族大起义:一般指1857年到1858年发生在北部和中部印度的反对英国统治的民族起义。
6、维也纳会议与欧洲国际体系
(1)维也纳会议:是从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一次欧洲列强的外交会议。
(2)三皇同盟:德意志统一后,俾斯麦为了孤立和打击法国,策划德皇与俄、奥两皇结成的同盟。
(3)梅特涅:奥地利政治家,奥地利帝国外交大臣(1809~1848),首相(1821~1848)。
7、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苏维埃:意即"代表会议"或"会议"。苏维埃制度是苏联的政治基础,是俄国劳动人民在反对沙皇****统治的革命斗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政权组织形式。
8、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组成的国际组织,宗旨是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以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建立的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一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它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巴黎和会: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和平会议。
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印度甘地主义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德意日法西斯的崛起)
(1)印度甘地主义:属"宗教道德型"民族主义,即不使用暴力的抵抗主义。
(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
(3)凯末尔主义:世俗改革型的民族主义,土耳其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理论体系。
(4)卡德纳斯改革:墨西哥总统拉萨罗?卡德纳斯在其任内(1934-1940)实施的资产阶级改革。
(5)法西斯:指最反动最野蛮的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
(6)斯大林:原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此外,斯大林还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的缔造者之一,以及共产主义五大伟人之一。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雅尔塔体系与联合国的建立、第三世界的兴起)
(1)雅尔塔体系:三大国对战后世界的一系列安排总称为雅尔塔体系。
联合国:是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崭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2)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决定成立一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关税总协定作为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内政与外交、战后的日本)
(1)美国的内政:
杜鲁门的"公平施政":纲领的核心是通过立法保障美国普通公众的经济权利。实质上是罗斯福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继续和扩大。
艾森豪威尔的"现代共和主义":社会经济政策上的二重性,国家干预和自由放任互相渗透。
肯尼迪的"新边疆":不是地理概念,而是指新的领域和新的挑战。
约翰逊的"伟大社会":一个以人人富足和自由为基础的社会,伟大社会计划是自新政以来最雄心勃勃的社会改革计划。
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目的在于对外维持美元的经济霸主地位,对内控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回升。
尼克松主义:尼克松总统制订的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
里根的新保守主义:促进自由,减少政府干预和把美国的力量扩展到海外。
肯尼迪的和平战略:实质上是在实力地位基础上灵活运用文武两手策略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矛头首指社会主义国家。
(2)麦卡锡主义:20世纪50年代初发生在美国的****反民主政治思潮和政治运动。
(3)戴高乐主义: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法国总统戴高乐制定的法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构想和指导原则。
(4)战后的日本:进行了民主化改革,一是进行政治民主化改革,如非军事化改革,推行确保****的五大政策,制定新宪法,二是经济民主化改革,体现在解散财阀,禁止垄断和农地改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