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0|回复: 0

考研历史学不断调整备考心理极为关键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0 09: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8月份是考研复习的黄金时期,对于考研历史学复习而言,这一阶段多数还属于专业课复习的第一阶段,即全面复习阶段。而历年来都有很多同学反映历史学的知识点比较繁琐,需要记忆的知识太多,很多知识点相似,在记忆过程中容易混淆,很是不容易记忆。面对这样的情况,调整好备战心理至关重要,下面就针对考研历史学的特点为大家总结介绍一下复习需求。
          一、整理知识架构
          把所要掌握的知识点按照前因后果的联系记忆。就是说对于一个历史事件要有一个总体的框架结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具备前因后果的,通过记忆事件的前因、过程和意义,在记忆事件的过程要力求简洁,但是不可忽略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结果等因素。这样在类似的知识点面前才不易混淆。
          二、莫死记硬背
          另外,需要对之前的复习成果进行自我检测:经过6月份的复习,我们掌握了多少知识点?是否都牢固记忆了?这个自测最好在7月份复习阶段起 步之前进行,也就是说,7月份应当拿出1~2天的时间进行自测。自我检测一方面可以加深记忆、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则可以在心理上增加成就感,培养信心。
          自测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将自己在上个阶段梳理出的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知识点列表,依次在大脑中 “放录像”。自测时千万不能要求自己必须做到一字不差,否则可能得不偿失,因为历史需要记忆,却决不是死记硬背,但必须明白大概意思,答题的时候知道应该如何回答,或者有东西可答。将自己忘记的、或记不准的知识点打上记号,以便二次复习时能够有所侧重。自测结束后,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复习。
          三、寻找规律性
          其实历史知识都是有其内在的规律的。历史发展的因果性也是历史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说历史条件是相互联系的。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产生的,一定受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考生只需把握住这些因素,就能掌握好历史事件,并加强记忆。
          历史学是一门十分重视时间和顺序的学科,历史就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就是各代前后相承,又不断损益的结果。东汉王充曾说:“知今而不知古,谓之盲瞽;知 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历史是环环相扣的,要看清楚来龙去脉,必须追本溯源。跨考教育专业课教研室李老师提醒考生要按照历史的先后顺序复习:古代史-近 现代史、中国史-世界史,这样既能把握事件的前因后果,又便于联系记忆。
          相对于世界上古史而言,世界近代史的脉络并不是十分的明晰,相反会让人感觉有些乱,无法理出一个大概的思路。更夸张的是,几乎每本参考书都是按照各自的线索串联,每本书的内容都不同,这也更增加了理出大概知识框架的难度。因此,建议大家最好根据大纲所列的框架来记。
          四、串联知识点
          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纵向的联系,纵向联系就是从时间推移的角度来考察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因果关系,从而探索历史发展趋势。也就是说是相关知识点的发展脉络。比 如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的演变,皇权与相权之争,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工业革命等。三年以来,考试中加强了对这一方面的考查,2007史料分析考查了自唐代 以来科举制度的演变,2009年考查了19世纪以后全球民族国家建立的四次浪潮,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对知识点的发展脉络有比较清晰的思路。
          同时在记忆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大声朗读知识点,并且要带有感情朗读。这样,当考生再次接触到这一知识点时,就会想起当时朗诵的情景。这样有助于记忆。
          通过以上的方法,同学们在复习时应该会有一个比较清醒的思路,不过在理解的基础上会记得更快、更牢、更活。考生们可以根据以上几种复习记忆法进行历史专业课的复习,同时不断调整复习方法,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复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12:48 , Processed in 0.056426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