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1|回复: 0

考研历史学整理易错点巩固薄弱部分有助提高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0 09: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暑期无疑是一个考研复习的黄金时期。就考研历史学来说,7、8月份是专业课复习的第一阶段,即全面复习阶段,也是提升第一阶段复习效果的关键阶段,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抓住这一复习时期,争取能为考研历史学加分。
          炎炎夏日已经到来,对于埋头考研苦战的考生来说,很容易陷入心浮气躁的状态。而且整个暑期的时间都可以完全自行支配,很多学生都容易产生一种茫然的感觉。只有对整个暑期复习有个系统的规划,才可能有效的利用这两个月的大片时间,有效提高自身水平,不会白白浪费掉这个黄金阶段。
          2013年的历史学考试,其考察目标相信仍无外乎是考纲中所规定的四项基本能力,即: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历史阐释能力、史料解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复习时要寻找“生物钟”,合理安排各科的复习时间。每位考生在每一天都有一段很短的最佳学习时间,因此,把最重要、最难记的内容放在精力最旺盛的时间里复习,这样效果最好。
          复习时要消灭错误,避免思维定势的误导。在强化复习期间,考生在做的作业或者练习的时候,最好将自己不熟悉或者容易犯错的地方全部收集起来,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然后深入分析错因,找准知识的薄弱环节,然后查漏补缺,这样有助于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历史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很多考生喜欢集中时间段针对某一科进行冲刺,各个击破,这种复习方法一般来说效果不会太好。连续数天只看中国史或者世界史,意味着复习周期延长,很容易出现记住后边忘了前边的现象,一轮四科复习下来只有最后一科的最后一部分记住了,这种复习效率极低,不要说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就连牢固程度都是个问题。将世界史与中国史交叉起来复习,将两者联系起来,对同一时代的历史时间进行对照比较,更有助于记忆,深化理解。这样每门科目的复习周期相对较短,且记忆效果更牢靠,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也更深。
          考纲要求考生要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特别是对一些跨专业的考生而言,这点尤为重要。一定要以基础教材和考试大刚为基本出发点,突出强化基础知识中的重点知识。建议2013年的考生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参考教材,要在通读、精读的基础上全面的了解、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
          无论是本专业的考生,还是跨专业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辅导书可以作为参考,切忌买一本辅导书好好深入研究就够了。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的过程也是加深对知识点理解、记忆的过程。
          对于中国古、现代史以及世界古、现代史的学习应当尽量在暑期结束前,也就是八月底前完成。在对中国以及世界历史的全面充分复习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打好牢固基础。历史学的复习重点并不在于记住一些零碎的知识,而是根据具体知识探讨历史发展规律,要求考生具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宏观眼光,这就进一步要求考生有自己系统、宏观的知识体系,能够将中外历史熔为一炉,将古今线索划为一线,能够把握整个世界的历史脉络,在复习世界近代史时候,建议大家要充分认识到中国近现代史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近现代历史更要放到世界背景之下加以解读。
          总之,同学们也不要将考研历史学想象的太过复杂,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考研历史学复习计划,坚定自己的目标,持之以恒,最后一定能够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12:48 , Processed in 0.07067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