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1|回复: 1

古籍研究所:故纸堆中的奇妙疆域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0 09: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说研究生的专业也有“洋”与“土”之分,“洋”的专业定位于当下、国际、金融、西方这些鲜亮的关键词,外表光鲜华丽,活色生香,也是许多考生趋之若鹜的专业;另一种是“土”的专业,即定位于本土研究、传统文化、以及民间历史,这样的专业常为人所忽略。凡是和这些沾边的专业,生活就像剥了外边那层金银透亮的彩纸,剩下一副黑黝黝,毫不上相的骨架,了无生气,更何况是那个要将青春岁月虚掷在故纸堆的古籍所呢。
          还据说每一个外专业的学生经过那块镶有“古籍研究所”五个大字的黑色大匾的时候,都要回头留恋的张望,回过头来还是一脸的迷茫。——这个地方和盗墓神马东东有什么关系?
          前不久有一群本科生跟着老师到古籍所楼上的图书馆参观,在二十分钟的参观结束后,一个本科生激动又困惑的道:“没想到这里有这么多书——以前每次经过这我都觉得阴气森森,赶紧离开。只是这里怎么会有电脑?怎么没有地下的竹简……”
          当年我刚考进古籍所时,脑子里都是各种奇妙不经的想法。猜想这里都是白发苍苍的夫子,平日里学生见老师得行师徒大礼,早起读“六经”,小憩练小篆,一月背“文选”,二月默“四书”;平时男女生不同室上课,谨守男女大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忙了就释读出土文献,闲了得空就带俩铁锹出去找个大墓挖挖,生活也算有滋有味。
          当年的幻想如今已经破灭,白发苍苍的夫子自是不少,却也未见过谁行了大礼;书要读得不少,却也从未见过什么出土的文献,更没挖过什么墓,入过什么宝。不过细细斟酌起来,古籍所的生活虽说不上奇特,也算是别有滋味。
          想象一下,在这个白色小楼的三层里,有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跟着一些常年甘做冷板凳,心无旁骛钻研传统文献的先生,埋头于传统文献。不是想从里面找到什么宝贝,而是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做一份自己的贡献。这里面没有本科生,虽然每个人的本科专业可能五花八门,但是入了古籍所的门,就得像一个小学生一样,从最基本最简单的识文断字开始,因为入古籍所的第一道拦路虎就是繁体字和断句。
          目前我国二十多所高校设有古籍研究所,均是上个世纪80年代国家为整理现存的传世文献,继承传统文化而筹建,以培养古籍整理研究的高层次人才。考生要进入古籍所,一般都需要参加古汉语考试,考试题目皆与古籍文化相关,例如要求考生将简体转为繁体,为没有标点过的古籍标注标点等,考查的都是研究古籍所需的基本能力。不要小看为古籍断句,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先生也会犯错误,过去有一句话:“学问如何观点书”,点书就是为古籍标点。故胡适曾说,标点古籍,百句里点错十句,剩下的九十句是赚的。看懂繁体字,能无障碍地阅读竖排书籍,读懂没有标点的古文只是入门,在三年的学习中还要学习版本目录学、校勘学、史料学等完整的课程。这些虽是外人看来极枯燥的学问,却每每在日后做研究的时候,起到巨大的作用。如果你从别人没有发现的地方发现疑问,从别人不知何处入手的时候游刃有余地找到入手的门径,就应该感谢这三年古籍所给自己带来的严格训练。
          由于古籍所里没有本科生,所以每届招收的学生都不多,相对于其他系所的规模,甚至可以说是袖珍的。这也给我们带来了绝佳的上课环境:因为人少,所以每次上课大家坐在一个圆形的桌子两边,围绕在老师周围,在上课时也可以与老师细细地沟通,疑义共析。到了冬天,屋外已是寒风彻骨,上课前大家都拿着大大小小的杯子,泡着热茶,或凝神倾听,或发表自己的观点,时常为某段文字争得面红耳赤,老师微笑不语的看着大家的争吵,待双方口干舌燥,偃旗息鼓,才缓缓道出自己的一方观点。此时大家多半已忘记了喝茶,只有杯中的缕缕热气弥漫整个教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6-7-10 10: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籍所有两个专业,古代文学和古典文献学,虽然平时上课都在一起,上的课也差不多,但学文学的毕竟要多一点雅趣。所里有先生写得极好的诗和骈文,亦是文场妙人。一堂“诗词创作”课,诗词典故,作诗心得,学界往事,旧事掌故娓娓道来。我得宜最多的便是先生的写诗心得,这心得实实在在的,都是干货,不掺着一点水分,是先生数十年的对诗的研磨和领悟。这与时下一些只知“屠龙”而不敢“捉刀”的学人大异。
          更妙的是他的课不仅仅为我们增长知识,而且是站在极高的地方,为茫茫然无知的我们指明做学问的关节:此路不通,彼路可行;此路有野兽出没,彼路前人已经走到什么程度。先生爱喝水,一堂课下来,能喝掉四大瓶水。我们也在看似不着边际的闲谈中不断收获,每次上完课便感到久涸的才思得到了滋润。下课后,先生命题一首,限定用韵,于是各自回舍含笔腐毫。此时个人性情展露无疑。有人好苦吟,学陈师道捂被苦思;有人好游兴,仿李贺随身带笔纸踏春寻诗;亦有人好怪,连日里无甚动静,大家都知道这厮在酝酿大作,忽一夜三更时分,起身捶床大呼:“好诗好诗,快拿笔来!”待到交稿之时,粗粗一看,众人“山谷体”、“元白体”、“孟郊体”,各体毕陈,忆有女史习得义山体,虽伤于轻艳,然似攒花小篆,一时无双。研一的时候,我因为阑尾炎手术住院,在医院里闲来无事,就歪作律诗数首,竟引来众才子才女和诗为我疗伤,每忆此时此景,巴山夜雨,不胜唏嘘。
          古籍所每年都有春、秋游两次活动,或南浔,或苏州,或崇明,每次在外游览,因为专业缘故,所以众生与一般游客稍异,基本上是遇祠必进,遇碑便停。江南古镇往往碑刻林立,只见一群外表朝气蓬勃,打扮入时的青年人围着一尊尊已经字迹漫灭的碑文摇头晃脑,有那不知情的人凑在旁边看热闹,撑着脖子瞅半天也不知道宝在何处。要是碰巧这段碑文与某位的研究范围重合那可是欣喜若狂,摹写拍照。这真是一段奇妙的缘分,百年的文人遇合在此处,象征着吾国之文脉不断。有一次登山,在一处岔口走错了方向,越走游人越稀少,回头也找不到路,只得前行,走到人困劳乏之时,竟然来到了一处风景绝佳之所,旁边竟有白鹤嬉戏,擦汗揉腿之余,有人轻声吟诵“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正是切题,有感之余,大家一边诵着文章,一边相偕饱览美景,此中快乐,亦非与外人所道!
          就是这样一群人,组成了这样一个小小的群体。他们并不显眼,没有古代读书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雄心,却有着共通的追求和理想,抱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和理解,来到了这个在当今商品社会下看来有些格格不入的地方。“出入经史子集,学兼辞章考据,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种高度虽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但必将伴随着每一个古籍人的记忆留存终身,成为他们生活的一片奇妙疆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5-18 13:54 , Processed in 0.06706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