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0|回复: 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析题部分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8-2 12: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7.阅读下列材料
交通环境是由人、车、路构成的公共生活之一,目前,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已超过1.78亿辆,拥有驾照的公民已超过1.3亿人。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交通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公众强烈反响。
下列是有关交通问题的一些调查数据:
《人民日报》关于不文明开车行为及其原因的调查

            个人反感的不文明开车行为
            

            不文明开车的原因
            

            斑马线不减速让行 2156票
            

            乱停车挡道 1687票
            

            司机素质普遍有待提高 2269票
            

            夜间会车不关远光灯 2045票
            

            胡乱鸣笛 1412票
            

            跟风,随大流 1469票
            

            “加塞儿”,并线不打灯 1928票
            

            司机出口成“脏” 1076票
            

            行人不文明导致司机不文明 757票
            

            雨天不减速水溅路人 1902票
            

            抢黄灯 944票
            

            因车多路堵无法文明驾驶 464票
            

某市交管局一年中查处交通违章的数据统计

            全年查处交通违章总数
            

            207万起
            

            比例:100%
            

            其中:机动车违章
            

            112.2万起
            

            54.2%
            

            非机动车违章
            

            80.5万起
            

            38.9%
            

            行人违章
            

            14.3万起
            

            6.9%
            

有专家指出,道路交通上普遍存在的交通不文明现象看似个人的私事,但却折射出某些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社会公德和法律意识的缺失。要构建文明出行风尚,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
回答问题:
(1)为什么文明出行“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
(2)我们应如何从自身做起,构建文明的公共生活秩序?
37.【参考答案】
(1) 文明礼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明出行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表现,它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文明出行也是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的迫切需要,体现了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文明出行也是遵纪守法的表现。为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我国制定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该法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交通警察赶赴事故现场后,应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道路交通上普遍存在的交通不文明现象,直接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 所以,文明出行“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

(2) 社会公共生活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要求构建文明的公共生活秩序。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对公共生活秩序的要求就越高。这就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运用道德和法律两种基本手段,来维护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具体而言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极大的帮助。大学生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的实践活动有很多具体方式,既可以参加社会公德的宣传活动普及社会公德规范、传播文明新风,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既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各种社会公益组织。

第二,要加强法律意识,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遵纪守法。遵纪守法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构建文明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0 10:49 , Processed in 0.03659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