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9|回复: 0

直击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8-1 11: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部分重要的常考点,经常以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同时,该考点也是一个难点,考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常不能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因而无法准确的运用。
  要透彻理解该考点,首先来看下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科学都是研究事物矛盾的,科学每前进一步都是以揭露和认识新矛盾为内容的。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就在于,它既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接下来给大家讲个“白马非马”的故事,从故事当中来学习和破解该原理。话说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白马准备出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许带马出关。”公孙龙辩称道:“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马和马是两回事!我的白马是应该可以过去的。”把关的士兵立场很坚定,但内心很纠结,无法辩倒公孙龙,只好准许其出关。这便是典故“白马非马”的出处。大家都知道白马是马,但怎么驳倒公孙龙呢?大家思考一下。这个故事实际上反映的是共性和个性、普遍和一般的关系,这个关系就是我们马哲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中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首先,普遍性(共性)寓于特殊性(个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马作为普遍性,体现在白色的、黑色的各种颜色的马之中。第二点,特殊性(个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共性)。不管什么颜色的马都属于马,都是马这个共性的不同体现。我们懂得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后,白马非马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5 00:13 , Processed in 0.039442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