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6|回复: 0

2017考研政治之认识论真题解析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8-1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政治考试中,辩证法和认识论一直是选择题和分析题的高频考试内容。下面,海文考研老师结合真题,指导大家如何有针对性的学习认识论。
  选择题
  认识论一共分为三部分,认识与实践、真理与价值、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根据2010年以来近七年的真题,我们发现认识论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在认识论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内容很少涉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跟近些年来命题思路的转变有很大关系,现在政治命题越来越倾向于给一个故事或者材料,然后用哲学原理进行分析。考虑到全国考生学科的差异,材料一定是通俗易懂的材料,这也就给实践和认识这一部分内容很大的发挥空间。
  在认识和实践的这一部分的内容中,一共有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认识的本质、认识运动的规律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基本上都是可以出选择题的,不过根据真题出题频率第二部分近些年来很少涉及,属于较为陈旧的考试内容,主要出题范围为第一、三部分。
  上面的分析,只是基于历年真题的出题频率做出一个简单的梳理,并不是说有些知识点我们可以忽略不计,而是说在全面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我们侧重于某一部分,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分析题
  最近七年的真题中,10、13、16年都有所涉及,而且考的都是认识和实践的内容。
  根据真题考试内容的变化,我们发现政治哲学分析题命题风格变化较为明显。
  其一,从考察知识记忆和再现能力转变为在知识记忆再现能力基础上的灵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过去的,我们很容易从材料中看出所体现的原理,直接原理+材料就行了,现在的材料十分的灵活,如果对理论没有扎实的理解是没法应对的。例如2010年第一问: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都是难免的”?读题后,我们会发现很难辨别使用哪一部分知识作答?这不但考研知识的记忆能力,更加考试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其二,设问更加灵活,增加审题难度。在过去的考试中,设问非常明显,学生甚至不需要审题就可以进行作答。现在,设问越来越生活化,越来越灵活,需要我们仔细审题之后才能作答。例如2012年第三问:“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这一题看似让学生自主回答,如果学生真的天真的大谈自己的看法,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人家要求你“结合上述两例”,这就把你回答的内容限制在上述例子中体现的原理了,这就需要你回去好好分析例子。
  其三,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精准理解。过去的考试往往让学生从辩证法、认识论等宏观的角度回答问题,现在考试更加倾向于精准定位,让学生结合某个知识点回答做题。例如2016年“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分析的视角……”这就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精准理解,所以学生在平时一定要熟记马原知识结构图,并能逐个再现知识点。
  最后提醒大家,真理与价值问题多年来没有考过分析题。这并意味着真理与价值没有出题的可行性,尤其是近年来环境生态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重视,经济发展是价值问题,但是经济发展并不能以破坏环境、违背真理为代价。这就提倡我们在实践中把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相结合,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总结
  哲学原理的考查,归根结底还是重在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完整叙述原理,并分析材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2 19:04 , Processed in 0.042422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