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2|回复: 0

2015年考研复习:心理学重难点之实现心理学(1)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0 09: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很多心理学专业被归属于教育学院下,所以大部分心理学学生是文科生出身。但也有一些高上大的院校心理学是单独成为一个学院的比如北大。在大部分都是文字知识的心理学里,实验心理学算是个例外,也因如此实验心理学也成了复习时的重难点。
    一.实验心理学概述
  (一)实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冯特首次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搭建了实验心理学的框架;
  2.费希纳开创性地提出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其著作有《心理学物理纲要》;
  3.艾宾浩斯开用实证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活动之先河,采用节省法;
  (二)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略
  二.实验心理学的变量与设计
  (一)心理学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
  1)观察法:是描述性质的方法,特点:直接性,描述性;
  缺点:过于直接和简单;其中自然观察法是最受推崇的一种方法,是指对自然情境下的现象进行深入观察的一种方法;其中个案法,是指深入研究单个或少数几个被试的观察法;(注意无干扰观察::指研究者为了避免被试由于知晓正在被观察,产生非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而采用的一种无干扰观察技术)
  2)相关研究:探索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3)实验法:是科学心理学研究的最高级的方法;
  实验法的优点:
  ①实验者带有特定的目的进行实验,这比起耐心等待自然观察要有效、经济和方便得多
  ②实验者可以控制一切无关变量而只改变一些研究感兴趣自变量,因此结论更加严谨
  ③实验条件为实验者的观察和记录创造了最好的条件,测量较为精确
  ④设定明确的实验条件可以使别人来重复并检验实验的结果
  实验法的缺点:
  ①实验条件控制有过多的人为性
  ②实验干涉程度高
  ③对于复杂的行为无法测量
  ④不适合大规模探索性研究
  根据实验的条件要求严格程度分类:
  自然实验法:在自然情境下,对实验情境进行一定控制来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与真实生活或工作情境比较接近,具有很好的推论性;
  实验室实验: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精确和严格的控制进行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差异较大,推论性较差;
  (二)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
  1)自变量的种类与控制
  自变量: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
  自变量的分类:①作业变量(课题变量):即各种可以操纵的具有质或量的变化的刺激,如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或教学组织形式等;
  ②环境变量,即实验的环境,如实验室的照明情况或噪音强度等;
  ③被试变量,又称机体变量,是指在外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被试间不同程度的持续性特征,如年龄、性别、血型、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健康状况等;
  ④暂时的被试变量,指通过主试的言语、态度以及用某些方法使被试的机能状态、特性等产生一时的变化,将这种一时的变化作为引起被试反应的自变量,如疲劳、焦虑等。
  自变量的控制:(1)对自变量下操作定义(由Bridgeman 提出该概念)。指一个心理现象根据测定它的程序下定义就是操作定义;例如,把疲劳定义为,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时间量。
  (2)确定自变量的各个水平,所谓自变量的水平,指自变量的一个取值;(因素型实验的自变量一般不超过4 个水平;如果考察线性关系,可取3--5 个水平,如果函数关系复杂,至少要5 个水平)
  2)因变量的种类与控制
  因变量的种类:反应速度;反应速度的差异;反映的正确性;反应标准;主观指标主要是口语纪录;因变量的控制:(1)反映控制,目的:是让被试的反应确实发生在实验者感兴趣的因变量纬度上。其中指导语能够控制被试的反应,指导语应符合以下要求:内容确定;完全;简单明确;标准化;
  (2)选择恰当的因变量指标:一个恰当的因变量指标应该具有:可靠性,有效性,敏感性;(有效性,客观性,数量化)
  (3)避免量程限制:天花板效应与地板效应:反映指标的量程不够大,造成反应停留在指标量表的最顶端或最底端;
  3)额外变量及其控制
  额外变量的定义:又叫控制变量,是与实验目的无关,但又对被试的反应有一定影响的变量额外变量的控制方法:(1)排除法: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
  (2)恒定法: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
  (3)匹配法:旨在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使用匹配法的具体做法就是:先就某些与实验有着高相关的特性对所有被试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测得的结果匹配分组让实验组和控制组相等。
  (4)随机化法:被试随机地分配到各处理组中去的技术。它的逻辑是:如果总体中的所有成员都有同等机会被抽取到任一处理组,那么可以期望随机分别形成的各处理组的各种条件和机会均等。
  (5)统计控制法:事后采用统计技术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
  (6)抵消平衡法:ABBA 法,拉丁方法;
  (上述各种方法为实验者提供了控制额外变量的有力手段,但它们各有所长,所有实验者应分析实验的具体条件,适当地运用它们。)
  (三)实验设计(详见朱莹,北大实验心理学)
  (四)实验研究的效度
  1)内部效度
  内部效度: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主试因素;被试因素;选择;测验;成熟;历史;被试的亡失;统计回归;仪器的使用。
  (详见MJ 大纲解析)
  2)外部效度
  外部效度:实验结果能否普遍推论到样本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即实验结果的普遍性与适用性;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1)实验环境的人为性(2)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3)测量工具的局限性(详见MJ 大纲解析)
  3)构思效度
  构想效度:关于关系变量及变量之间关系构想的准确性,以及实验变量在实验时的操作定义与推理时的定义的一致性程度。
  影响构想效度的因素为:
  ①理论上构想的代表性不足;
  ②构想的代表性过于宽泛;
  4)统计结论效度
  统计结论效度:是指由统计方法适切性所引起的统计结论有效性的程度,它主要反映统计量与总体参数值间的关系。
  影响统计结论效度的因素:
  (1)统计检定力低。
  (2)所选用的统计方法依据的各种假设条件满足的程度。
  (3)多重比较和误差变异。
  (4)测量工具的信度。
  (5)实验处理执行的信度,即实施实验时遵守设计要求的程度。
  (6)实验环境内,无定形非相关事故的影响。
  (7)被试者的随机变异。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更多关于实验心理学的重难点概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5-18 22:29 , Processed in 0.06101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