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1|回复: 0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简介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30 12: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食品科技系成立于1984年,是由原园艺系农产品储藏加工学科、畜牧兽医系动物营养专业和农机系机械工程等专业合并组建,1985年食品科学和动物营养两个专业开始招生。1987年动物营养专业调整到动物科技学院。2002年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获教育部批准并开始招生。2002年10月食品科技系更名为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下设食品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食品安全与微生物系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等3个系。2014年10月,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建院30周年。2015年5月,学院调整基层组织单位,下设食品科学系、食品工程系、食品化学系、食品营养系、食品微生物系和食品生物技术与安全系6个系。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4人,专任教师74人,专职实验技术人员9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1人,副研究员1人,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不含博导)3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入选“楚天学者(学子)” 计划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农业部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获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人,湖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入选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5人,外聘兼职教授10人。教师中具博士学位的占94.59%。
  基础条件 学院现有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蛋品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中心蛋品专业分中心、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武汉)、湖北省水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蛋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大宗农产品加工产业技术创新基地、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食品加工及安全检测研发推广中心、湖北省柑橘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食品胶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建有校级食品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功能食品中心、生物质与生物能源研究开发中心、农业应用化学研究所、环境食品学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
  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生命线”的办学理念,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含博士)455人,本科生近1067名,留学生10余名。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及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学科为农业部二级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为湖北省二级重点学科。开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2个本科专业。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和湖北省品牌专业。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010年以来,新增省级教改项目3项,国家视频公开课1门,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新增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1项。新增湖北省高校省级实习实训示范基地1个(与动科动医学院共享),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与生命科技学院共享)。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2013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院始终注重“夯实基础理论与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相结合,普适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理念,目前在41家单位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近五年来,英语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列全校前茅,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维持在96%水平,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挑战杯金奖、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诺维信“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创意大赛一等奖等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及学科竞赛奖励87项。研究生入学率维持在35%水平,免试推荐外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受到浙江大学、中国农大、华南理工等985院校的认可与欢迎。由02级学生自发组织成立的爱心公益组织“食科一家人”基金会,自2003年以来,累计捐款和发放无息贷款十余万元,《教育部简报》等媒体进行过宣传报道。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国际竞争能力,目前已有38名本科生在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进行“2+2”学习。
  学科建设 学院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行业产业要求及学术交叉融合为导向,整合形成了蛋白质科学与动物性食品工程、果蔬贮运加工原理与高值综合利用、食品组分化学与功能性配料系统、食品安全检测与生物技术应用等4个基础与应用相统一的研究方向,以禽蛋、淡水产品、柑橘、魔芋、水稻、食醋、水生蔬菜为主攻方向,组建了蛋品科学与工程创新团队、水产加工技术团队、果蔬贮藏加工研究团队、粮油加工团队、食品生物技术与安全团队、功能性食品配料团队等6个科研团队。坚持组织召开教授务虚研讨会,组织学院全体教授、学院和系负责人围绕学术方向凝练与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专题研讨。
  科学研究 “十二五”以来,学院承担国家、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9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项;科研经费稳步增长,连续4年维持在2000万以上水平。2011、2012、2013、2014年分别发表SCI论文47、48、83、104篇,在学校排名为分别为6、4、5、6位,EI论文41、55、58、68篇,在学校排名为第3、1、1 、1位。积极推进科技产业化步伐,累计授权专利25件,鉴定成果8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序3,2011),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2011)、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2)、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2013、2014)等一批成果奖励。
  国际合作 学院积极加强与境外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合作交流力度,拓展合作领域、提升科研水平、培养教师队伍。2011年-2014年,累计邀请国内外专家来院讲学110人次,派出教师开展国际学术访问、合作研究及参加学术会议近50人次,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次。举办了中欧食醋学术研讨会、第11届中国蛋品大会暨国际蛋品科技大会、全国现代食品制造与安全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国际醋酸菌大会暨世界名醋博览会等学术会议。
  社会服务 学院积极推进“111”计划实施,大力实施“双百”计划,各类科技特派员人数达25人之多,为全校之首;每年选派青年教师到食品企业或地方挂职,现与80余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校企联合建设5个省级工程中心,企业为学院捐建了3个实验室,学院事业发展获企业、社会捐赠超过100万元/年。同时,学院深入探讨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的多种模式,与东西湖武汉食品工业加工区管委会和汉川市经济开发区签订了共建产学研基地协议书。2011-2014年学院3次获评校“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2 21:24 , Processed in 0.04929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