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回复: 0

兰州大学考研全面解读:经济学院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30 1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的甘肃学院时期。1939年8月,招收了银行会计专修班,1940年7月设银行会计专修科,1941年6月添设政治经济学系及银行会计学系,1946年8月随国立兰州大学的成立,正式定名为经济学系,至1998年6月,以经济学系为主,在校内联合多个系、所率先组建了经济管理学院,2004年3月设立经济学院。骆秀峰、刘天怡、李国杰、史柳宝、许宗望、李宗植、高新才等先后担任系主任(院长)。
  学院现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统计学等4个本科专业和1个经济学省级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区域经济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和甘肃省重点学科。
  师资队伍作为高校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为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研究型、综合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学院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学院已经建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优化、师德师风高尚、教学态度严谨的教师队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量的绝大多数,并有多人多次荣获各类荣誉称号。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学院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培养目标,按照“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上岗教育”的模式,在大一、大二学习阶段不分专业,实行大专业教育教学方式,加强本科生对英语、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进入大三阶段,学院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需要,鼓励学生在相关专业进行自由选择,拓宽就业面,提高就业水平。同时,学院还为本科生开设《经济学知识系列讲座》课程,积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了解学科动态、掌握学科前沿知识。
  改革开放以来,学院的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取得了国内公认的巨大成就,共出版学术专著2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300余项,为各级政府提供研究报告400余份,一大批科研成果荣获各类奖项。目前,学院已成为国家西北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学术研究中心、政策咨询中心、信息资料中心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
  为提高师生学术水平、营造学术氛围、活跃学术思想,学院通过“迎进来,送出去”等形式组织开展多层次、有影响学术会议,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并与国内外兄弟院校建立起了良好持久的合作关系。近年来,一大批青年教师从中受益,并有数十名本科生赴瑞典、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进行学习交流。
  按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学院历届领导班子重视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呈现蓬勃生机和异彩纷呈的气象。学院通过举办“经济论 坛”、“学生体育运动会”“社会实践”等品牌活动,即增强了学生们强身健体的意识,也培养了学生集体观念,提高了学生基本技能,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一大批学生在国家、省、校级活动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长期以来,学院以“做西部文章,创国内一流”为宗旨,以培养经济类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为国家培养了上万名各类经济管理高级人才。他们中有如贠小苏、刘自强等一大批政府高级行政领导,有如杨学成、王志纲、任建新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家,有如张云、蔺秦生、王珠林等一大批金融家,更有像冒天启、李晓西、孙祁祥、张立群、党国英、金祥荣、王名、高德步、左理、王春法、张聪明、万解秋、樊胜岳等众多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家。
  经济学院将继续秉承“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团结进取,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3 18:15 , Processed in 0.05448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