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3|回复: 0

考研心理学考研复习方案推荐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0 09: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心理学专业初试涵盖了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面对浩如烟海的各类教材及参考资料,考生一片茫然,不知该选哪些教材,该如何规划复习,哪些教材应该在大纲出来之前重点阅读,哪些教材的哪些部分是应该重点熟记的。针对考生的这些疑问,给考生提出了详细而且专业的参考复习方案。
          没有任何一个考生愿意在开始就落后,如何在这个判断标准繁复迷乱的时间,给自己寻找一个一年复习的轨道,显得尤其重要,如果说是什么最后影响考分,答案:时间,时间,还是时间。
          没有一个考试前夕的考生说自己的时间应用的合理,至少是自己的时间够用的。时间对于每个考生的意义又是不同的,对于考一流心理学阵营的他们,考研时间的起点可能是去年乃至更早,但无论如何,至少十个月应该是我们的平均水平。长度解决了,但为什么仍有“三年抗战”的考生?时间计算的精度!如果,考研,这一年,你的时间是以分秒来计衡的,成功没有任何理由抛弃你。有了时间的长度,时间计量的精度,最后却是最重要的是方案,如何少浪费每一分钟的生命,多产出结果,是每个人都想要知道的。
          大体的时间方案可分三个阶段:A.现在至考纲之前;B.考纲公布至考前一月;C.冲刺。
          粮草先行,前期的时间主要放在信息的收集和基础的夯实上。前期收集的信息广度深度都直接决定了九月底报考的院校是否理性,没有考不上的考生,只有考不上的学校,这句话的意义,是希望每年能自我合理评估所报考院校和自我发展定向的考生能够多一些,再多一些,不是说最难考的最适合自己,尤其在心理学里,寻找一所适合自己发展的,起码沿着这条路能在心理学上走得更远些,这是最关键的;再说一些定势思维,学历能力脑体倒挂在心理学中不存在,至少统计学意义上不显著,心理学的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就业深造要比学士强出不知多少。
          再看基础的夯实,踏实认真,深入研修的时间,前期绝对会占主导,不是后期考生不愿意全面深入,而是考纲下来之后,“考试驱动”的压力会明显的体现在每位考生上,急功近利,考点的掌握和理解上,自然会不及前期,可以说,前期的泉涌小流,到了后期才可能汇为江川大海,如果前期时间大肆浪费,后期会以来许多麻烦,比如强迫自己把本来是理解层面的知识点转变为识记的知识点,至少今年有许多考生吃了这样的亏,心理学不仅仅具有文科识记的特点,更应该强调的是他自然科学的训练和研究模式,所以只有打好统计数理基础,实验研究方法等,心理学才可能学好,考好。
          一般来说,建议考生从两条主线入手复习,读书顺序大体也已此为准,普心(实验后半部具体实验部分)——发展——教育;统计——测量——实验(前半部实验方法技术部分),读书顺序也不尽相同,最好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在复习中,普心认知化,实验研究方法化,短期从入门到精通不大现实,但至少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训练采用心理学的思维,心理学的方法来思考命题,来思考现象。每个版块都会有一个到几个关键突破口,亦即每年重点,前期如果能够立体的多角度地加以深入,一定会对自身能力有极大提高,退步来说,考试成绩这个能力提高的副产品也会有所回馈的。比如,普心的记忆,注意,人格,能力,发展的认知发展,教育发展与学习的关系,实验设计及相关方法,统计中的方差分析,测量的CTT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12:43 , Processed in 0.05702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