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答题:第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49.简述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
50.简述杨贤江“全人生的指导”的目标和内容。
51.简评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52.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
53.列举教育研究假设的三种分类方式,并简述假设表述的基本要求。
四、分析论述题:第54-56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54.美国经济学家桑德伯格(L.G.sandberg)曾经对经济增长与教育的关系进行跨国的动态比较。他以欧洲各国1850年的成人识字率表示人力资本存量,然后动态比较1913年和1970年人均国民 收入的变化。其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1)根据表中数据说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特点。
(2)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产生这种教育影响及其特点的原因。
W020101025565705147339.jpg
W020101025565705144869.jpg
55.试从指导思想和改革措施两方面比较中国洋务教育与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