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5|回复: 3

考研心理学考前模拟试题之2011年入学考试试题(六)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0 09: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生注意:所有大题务必书写在考场提供的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单上的答题一律无效(本题单不参与阅卷)。
          一 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思维过程是
          A.分析 B.概括 C.抽象 D.综合
          2、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A.兴奋过程 B.强、平衡 C.兴奋与抑制过程 D.弱
          3、人从较亮处进入较暗处时,一开始什么也看不见,经过一段时间视觉逐渐恢复的现象是
          A.适应 B.对比 C.后像 D..联觉
          4、外周神经系统可分为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B.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C.脑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 D.脊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
          5、在问题解决中,运用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
          A.算法策略 B.启发式策略 C.尝试错误 D.顿悟
          6、言语的听觉中枢位于
          A.威尼尔克区 B.角回 C.颞叶 D.布洛卡区
          7、看两可图形时,知觉的对象和背景可以发生变化,这是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理解性
          8、在影响深度知觉的线索中,人们看远物纹理模糊,看近物纹理清楚,属于因素的影响。
          A.物体重叠 B.空气透视 C.线条透视 D.结构级差
          9、关于长时记忆,哪一项说法正确?
          A.内容是无限的 B.是指持续一分钟以上的记忆
          C.其编码方式主要是语义编码 D.以上均正确
          10、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权衡利弊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情绪是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11、早晚时间被充分利用,其学习效果优于白天,这是由于白天受什么干扰较多?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双重抑制
          12、一名熟练的汽车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一面观察道路情况,同时操纵方向盘,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集中
          13、对光适应是
          A.在强光作用下视觉感觉阈限迅速提高的过程
          B.在强光作用下视觉感受性迅速提高的过程
          C.在强光作用下视觉的差别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D.在强光作用下视觉的差别阈限迅速降低的过程
          14、作家对小说情境、人物形像的构思称为
          A.再造想像 B.创造想像 C.无意想像 D.梦
          15、聊天、辩论、讨论等言语活动是
          A.独自言语 B.书面言语 C.内部言语 D.对话言语
          16、关于需要的特点,下列哪项的表述不正确?
          A.是人们行为的直接动力 B.是对某种目标的渴求
          C.是产生情绪、情感的中介 D.以上均不正确
          17、一位演员刚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但上台演喜剧时仍能谈笑风生,反映了其意志的
          A.果断性 B.坚韧性 C.自制性 D.自觉性
          18.在他人作用下,引起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变化的现象,称为()
          A.印象管理 B. 社会影响 C. 人际吸引 D. 从众
          19..沟通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A信息 B 情感 C 物质 D意识
          20、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概括能力主要处于
          A.本质抽象水平 B.形像抽象水平
          C.直观形像水平 D.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21、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认为
          A.心理发展就是由低级心理向高级心理转化的过程
          B.心理发展是指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C.心理发展是一个外化的过程
          D.心理发展取决于一个人的成长经历
          2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
          A.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
          B.儿童道德发展的次序是不分先后的
          C.儿童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慢后快
          D.儿童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训练对成熟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B.训练决定机体成熟
          C.训练是机体成熟的前提条件
          D.训练对个体的成熟没有影响
          24、视崖是一种研究婴儿
          A.形状知觉 B.颜色知觉 C.动作发展 D.深度知觉
          25、直觉行动思维表现为
          A.在动作之外思考 B.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
          C.借助表象思维 D.对行动结果有预见性
          26、在学习圆周、圆周率概念后,学习用c和π表示圆周和圆周率。这种学习属于
          A.机械学习 B.有意义学习 C.物体名称学习 D.概念名称学习
          27、将一篇在电脑上打好的文章按一定格式排版所属的学习类型是
          A.动作技能 B.智慧技能 C.言语信息 D.态度
          28、小明两岁半就学会正确使用“你”、“我”、“他”三个代词进行言语交流,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态度
          29、精神分析论认为儿童游戏是
          A.儿童的认知水平的反映
          B.通过游戏主动控制情境,以调节情绪、释放焦虑、补偿愿望
          C.对未来生活所必须的技能的排演和练习
          D.通过游戏获得愉快
          30、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构造一种完形 B.主动地构建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31、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式,迁移又可分为
          A.正迁移和负迁移 B.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
          C.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D.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32、希望通过“内省”把“经验”分解为简单心理元素的心理学家是
          A.费希纳 B.冯特 C.艾宾浩斯 D.铁钦纳
          33、下面属于主试效应的有
          A.罗森塔尔效应 B.空间误差 C.被试数量太少 D.没有考察交互作用
          34、小明完成简单反应需要250毫秒,完成辨别反应需要400毫秒,完成选择反应需要700毫秒。那么选择过程需要
          A.300ms B.150ms C.709ms D.450ms
          35、在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的实验中,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是继时呈现的,这时需要平衡的误差是
          A.空间误差 B.期望误差 C.动作误差 D.时间误差
          36、阈限必须反复加以测量,因为它是一个统计值。这是因为阈限
          A.是一个截然的分界点
          B.有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两种,需要加以区别
          C.是刺激维上的一个逐渐的过渡区
          D.反复测量可以消除偶然错误
          37、心理实验是指在下列哪种条件下,有组织地逐次变化条件,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心理现象的变化,确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A.自然 B.严密控制 C.实验室 D.现场
          38、被试在主试者发出“预备”口令到刺激呈现这段预备时间内具有一种准备状态,在该时距内,被试处于积极准备状态,力求尽快对刺激作出反应,反应时与预备时间的关系是
          A.预备时间越短反应时越短 B.预备时间越长反应时越短
          C.预备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到反应时 D.预备时间与反应时无关
          39、反应时间随着信号在视野中的方向不同而有差异,刺激出现在什么方向时反应最快,反应时最短?
          A.上 B.下 C.左 D.右
          40、在一段时间内有10架飞机飞过,其中6架为敌机,雷达报告到其中的5架,并把2架民用机误报为敌机,雷达的漏报率为
          A.0.2 B.0.5 C.0.6 D.0.8
          41、听觉定位是指利用下列哪项判断发声体的空间方位。
          A.头 B.肢体 C.听觉器官 D.眼睛
          42、在非典时期,只要有发烧病人就要进行隔离,此时
          A.严格的判断标准使B值升高 B.宽松的判断标准使p值升高
          C.严格的判断标准使B值降低 D.宽松的判断标准使p值降低
          43、以下为准实验设计的是
          A.事后设计 B.随机区组设计 C.完全随机化设计 D.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44、当α=0.05时,发生Ⅱ类错误的概率为
          A.0.05 B.0.025 C.0.95 D.以上信息不足,无法推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82
发表于 2016-7-10 10: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45、假设有一项研究表明儿童的学习能力和食物过敏之间有强的正相关。如果确实如此,可以得出结论
          A.如果一个孩子克服了学习方面的能力障碍,其食物过敏症状也就消失了
          B.如果将那些容易过敏的食物去掉,孩子的学习能力障碍也就消除了
          C.一个被诊断为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很可能食物过敏
          D.一个被诊断为学习障碍的孩子不大可能会食物过敏
          46、在多元回归的方法中,除哪种方法外,各预测源进入回归方程的次序是单纯由统计数据决定的?
          A.逐步回归 B.层次回归 C.向前法 D.后退法
          47、离差智商是指
          A.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上,但表示智力高低并不理想
          B.韦克斯勒将离差智商均数定为100,标准差16
          C.斯一比测验是将离差智商均数定为100,标准差为15
          D.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
          48、一位研究者用一个n=25的样本得到90%的置信区间是87±10。如果他需要置信区间的宽度在10或10以内,而置信度仍为90%,他至少需要的样本容量是
          A.70 B.100 C.80 D.90
          49、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A.比纳一西蒙量表 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C.比纳一推孟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
          50、当一变量为正态等距变量,另一变量为二分称名变量,求两变量的相关用
          A.点二列相关 B.肯德尔等级相关 C.肯德尔u系数 D.列联相关
          51、在一个正态分布当中,5%的极端值将落在以下哪个Z分数以外?
          A.±1.645 B.±2.58 C.±1.96 D.±1.80
          52、测量数值可以做加减乘除运算的是
          A.命名量表 B.等距量表 C.等比量表 D.顺序量表
          53、效度主要表示测验是否
          A.达到了编题者所要的精度 B.满足了经典测量模型
          C.测出了所想测的特质 D.提供了良好的评分标准
          54、高分组在某一项目的通过率为0.70,低分组的通过率为0.48,则该项目的鉴别指数为
          A.0.11 B.0.70 C.0.22 D.0.48
          55、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中采用的是
          A.智力年龄的概念 B.离差智商 C.智力商数的概念 D.操作智商
          56、报告测验分数应遵循
          A.不应告诉被试其测量结果是和什么常模团体进行比较
          B.不应告知被试所作测验是测量什么或预测什么
          C.最好不把测验分数直接告诉被试及其亲友,而是报告测验分数的解释和建议
          D.拒绝当事人参与测验分数的解释
          57、当原始分数不是常态分布时,也可以使之常态化,这一转换过程是
          A.线性的 B.非线性的 C.直接的 D.间接的
          58、如果一个大样本分数的标准差为0,那么
          A.这个分布的均值也为0
          B.这个分布的均值是1
          C.这个分布的均值、中数和众数都为0
          D.这个分布中所有分数都是相同值
          59、现在,欲编制一道测中学生自信心的问题,下面哪一种表述最好?
          A.我总自信我能做好每一件事
          B.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
          C.老师或家长让我自己决定的事情,我很少犹豫不决
          D.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判断不正确
          60、下列不属于标准分数的是
          A.比率智商 B.离差智商 C.T分数 D.标准九分数
          61、效度系数的实际意义常常以决定系数来表示,如测验的效度是0.80,则测验的总方差中有多少的方差是测验分数的方差
          A.36% B.46% C.56% D.64%
          62、55的百分等级表示在常模样本中有55%的人比这个分数
          A.低 B.高 C.相等 D.以上都不是
          63、你读一篇研究报告,发现关键的结果是显著的(P
          A.由于该研究的样本量很大,可以认为显著的结果是可靠的
          B.由于该研究的样本量很大,所以认为显著的结果是不一定可靠的
          C.结果是否显著与样本量无关
          D.发现虚无假设是错误的概率是很大的
          64、一个10岁的小孩在韦克斯勒的智力测验中得分是78分,该年龄团体的平均分数是68分,标准差是5分,则他的智商是
          A.120 B.130 C.140 D.150
          65、你作了一个3×4的组间方差分析。结果两个主效应显著,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你是否要接下去作简单主效应分析?
          A.是的,只分析一个因素
          B.是的,分析两个因素
          C.不需要,只需要用事后检验分别比较行和列的均值
          D.不需要,只需要用事后检验比较各单位格的均值
          二、多项选择题:66~7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66、心理学是研究下列哪些问题的科学
          A.心理现象的机制和活动规律 B.社会与环境
          C.意识的本质 D.人与动物的心理现象及规律
          67、感觉是
          A.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B.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C.人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D.属于认知过程的心理现象
          68、某考生学会了学习Z检验之后,也能够在t检验中采用Z的检验的步骤进行解题。这是学习过程中的
          A.正迁移 B.水平迁移 C.顺向迁移 D.自迁移
          69、下列属于反应时的是
          A.在红灯亮了2秒钟后,鸽子开始啄键来获得食物
          B.在发令枪响0.1秒后小明冲出了起跑线
          C.小明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学会了三步上篮
          D.小明可以做屈臂悬垂3分钟
          70、恒定刺激法的变式有
          A.分组法 B.单一刺激法 C.极限法 D.最小可觉差法
          71. 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A.情感原因 B. 竞争意识增加 C.被评价的焦虑减弱 D. 责任意识降低
          72、关于原始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通过将被试者的反应与标准答案相比较而得的分数
          B.不能直接用来对被试的心理特征进行解释
          C.可以直接用来对被试的心理特征进行解释
          D.即是导出分数
          73、概而言之,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是
          A.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
          B.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
          C.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D.心理发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74、关于测验难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对信度的影响,存在于所有心理测验中
          B.对信度的影响,只存在于如智力、成就、能力倾向等测验中
          C.平均难度为50%时,信度最高
          D.平均难度要么高,要么低,信度较高
          75、印度狼孩卡玛拉自8岁回到人间,经过多年训练和教育,到17岁时只具有相当于4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这说明了
          A.心理是社会的产物 B.心理是脑的机能
          C.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D.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
          三、简答题:76~80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76、简述短时记忆。
          77、简述离差智商及其优点。
          78、简述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区别。
          79、简述.具体说明反应时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80、简述分层抽样的原则和方法。
          四、综合题:81~8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81、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82、结合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特点,谈谈你对小学教学的建议。
          83、设计一项纵向研究,探讨儿童早期气质对以后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
          答案见下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6-7-10 11: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B 5.A 6.A
          7.C 8.D 9.D 10D. 11.D 12.C
          13.A 14.B 15.D 16.A 17.C 18.B
          19.A 20.D 21. A 22. A 23. A 24. D
          25.B 26.D 27.B 28.B 29.B 30.B
          31.D 32.B 33.A 34.A 35.D 36.D
          37.B 38.C 39.B 40.A 41.C 42.D
          43.D 44.D 45.C 46.B 47.D 48.B
          49.B 50.A 51.C 52.C 53.C 54.C
          55.C 56.C 57.B 58.D 59.C 60.A
          61.D 62.A 63.A 64.B 65.C
          二、多项选择题
          66.ACD 67.BCD 68.ABC 69.AB 70.AB
          71.CD 72.AB 73.ABCD 74.BC 75.ACD
          三、简答题
          76.【答案要点】
          短时记忆作为一种记忆类型,是指保持短暂且容量有限的记忆。一般保持时限在20秒~1分钟之间,记忆容量为5~9个信息单位。
          短时记忆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记忆痕迹随时间的推移以及因相似语音或语义信息的干扰而迅速消退;
          (2)通过组块化可增加记忆存储量;
          (3)信息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可通过复述或重复识记实现,复述有简单重复、组合和概括等方法;
          (4)信息编码主要是听觉编码,辅以少量的视觉编码与语义编码;
          (5)短时记忆中存在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曲线呈“u”形,即起始项目(首因效应)和末尾项目(近因效应)的记忆成绩较好。
          (6)短时记忆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探针法、分心法和配对联想学习。
          77.【答案要点】
          (1)离差智商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测量智力发展水平的指标形式。它由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在智力测验中首次使用。
          离差智商以某一年龄段内全体人的智力分布为正态分布,以该年龄组的平均智商为参照点,以标准差为单位求得的个体在智力测验中的标准分数,表示与同龄组的人相比,某个体智力水平的高低。平均数通常为l00,标准差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中为15,在斯坦福一比内量表中为16。离差智商=100+15Z或=100+16Z。
          (2)与比率智商相比,离差智商的优点在于反映了个体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以这种相对性来评价个体水平的高低,排除了各年龄水平智商变异性不同的困扰,在智力测验中已经取代了比率测验而广泛应用。
          78.【答案要点】
          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区别在于:
          (1)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在对无意义材料的识记中,前摄抑制是造成遗忘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于对有意义的材料的识记,由于联系较多,较易分化,受前摄抑制的影响可能较少。
          (2)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保持和回忆起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难度、时间的安排以及识记的巩固程度等种种条件的制约。研究表明:在先后学习的材料完全相同时,后来的学习即是复习,不会产生倒摄抑制。在学习材料由完全相同向完全不同逐步变化时,倒摄抑制的作用也随之逐渐变化。在学习两种不同材料时,如果后来学习的材料在难度上不同,倒摄抑制的作用也就不同。
          79.【答案要点】
          反应时测量技术是现代心理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十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法。
          在基础研究方面,反应时测量技术被心理学家运用于感知觉、注意、记忆、意识等领域,并成为这些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为人类认识心理活动的认知加工过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使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运用研究领域,心理学家采用反应时技术在人机界面的研究和评价、各类驾驶员的模拟驾驶训练、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国际互联网的界面研究与评价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探讨人类在各种情境下的认知活动和操作技能的表现、发展和训练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实验依据。在病理心理的诊断方面,在高级神经活动关于暂时联系的形成、神经兴奋的动力变化及类型的研究等方面,反应时技术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指标。
          随着人类对自身认知活动的深入认识,尤其是对复杂活动认识的不断加深,反应时测量技术对人类复杂活动的发展与训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0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188
发表于 2016-7-10 12: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80.【答案要点】
          分层抽样是随机抽样方式的一种。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和研究目的,将总体分成若干互不重叠的子总体或层,然后从各层中随机抽取若干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1)分层抽样的总原则:各层内的变异要小,层与层问的变异越大越好。分层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研究课题,在不同的条件下,用什么标准进行分层以及对于每一个分层标准应当分为几层均需视具体情况而决定。
          (2)分层抽样的方法:设总体为Ⅳ,所需样本容量为n,则如何合理地将n分配在各层,是分层抽样的一个重要问题。具体施行过程中有以下两种方式:①按各层人数比例分配,例如:总体大小为1000,欲抽取的样本大小为100。总体可划分为三层,大小分别为600,300,100。由于各层人数占总人数比例分别为0.6:0.3:0.1,按照比例,第一层抽取60个样本,第二层抽取30个样本,第三层则抽取10个样本。此法要求在各层内是纯随机抽样;②最优分配,不但根据各层人数比例,还考虑到各层标准差的分配叫最佳分配。如果各层内的标准差已知,就应该考虑到标准差大的层要多分配,标准差小的层要少分配。在统计分析时,按各层数目大小的比例或重要性对各层样本加权。
          (3)优点:分层抽样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可提高估计精度,其代表性及推论的精确性一般优于简单随机抽样。对于同一总体,样本容量相同时。分层抽样误差小于简单随机抽样误差。
          四、论述题
          81.【答案要点】
          (1)需要层次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的构成依据以下三个基本假设:①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 ②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③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2)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照从低向高分为五个层次。
          ①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
          ②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被盗窃和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
          ③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④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
          ⑤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等。关于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的关系,他认为,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就越强,潜力就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就相应减弱。高级需要的实现要求首先满足低级需要。在动物到人的进化过程中,高级需要出现得较晚。
          (4)马斯洛看到了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的区别,要满足高级需要,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但他并没有把两者绝对对立起来。他认识到在高级需要产生之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满足就可以。同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有的人为了理想可以不考虑生理上、安全上的需要而追求更高的需要。
          82.【答案要点】
          注意可以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特性或品质,这些特性和品质是: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范围、分配和转移等。在教学过程中,小学儿童的注意的各种特性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
          (1)注意的集中性的发展。
          小学儿童和学前儿童比较起来,注意的集中性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无意注意或者有意注意都比学前儿童集中的时间更长些,强度更大些。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注意的集中性也是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一年级时,儿童的集中性还是很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不要由于某种不必要的教具、事物或者由于某种未经审慎考虑的问题,而把儿童的注意力引向不必要的方向上去。在组织得当的教学中,小学儿童的注意力可以保持很长的时间。同时,使儿童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有利于儿童注意力的集中。在正确的教学影响下,中年级以上儿童注意的集中性就会有很大进步。
          (2)注意的稳定性的发展。
          在教学上,不仅要求儿童的注意力能集中在课业上,而且还要稳定地保持在课业的进行上。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是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女生的注意稳定性优于男生。同时研究还表明,注意的稳定性和兴趣、理解力等因素有关,还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的合理运用有关。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避免一种单调乏味的教学,而是要组织的很紧凑的、具有一定直观性的、方式与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这样学生才能更加集中注意力。
          (3)注意的范围的发展注意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人的过去的经验。
          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由于经验不多,注意的范围一般比成人狭小。同时,由于思维富于具体性,因此,在一些复杂的事物面前,小学儿童常常不能找出其间关系和联系。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多提供素材,让学生增加阅读,引导学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的发展。
          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善于分配和转移自己的注意。例如在书写的时候,要同时注意书写的技术和书写的内容。研究表明,注意的分配在整个学龄初期发展比较缓慢。在注意的转移上,学龄初期的儿童也表现出比较困难。在正确的教育下,从低年级开始,就能逐步培养起儿童分配和注意的能力。同时,由于儿童经验和智力的增长,大脑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不断受到锻炼,迅速把注意转移到必要的事物上的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
          83.【答案要点】
          (1)研究问题:儿童早期气质对以后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
          ①变量的操作定义:自变量为儿童不同的气质类型和儿童的年龄。因变量为儿童在所在班级的受欢迎程度
          ②研究假设为:早期属于极端抑制的儿童,其以后社会交往能力差,在所属群体中经常处于被拒绝或被忽视的地位;早期属于极端非抑制的儿童,其以后社会交往能力强,在所属群体中经常处于受欢迎的地位。
          因为经过心理学家对中国儿童的研究发现,对我国儿童2~4岁间气质发展变化的研究证明,儿童气质特征在这3年中保持了中等程度的稳定性。极端抑制的儿童和极端非抑制的儿童的行为风格保持得最好。由于儿童的气质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且会随着年龄和环境的变化产生一些变化。
          因此,研究选取极端抑制和极端非抑制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这两组儿童早期气质对以后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
          (2)被试选取:随机选取户籍为北京市东城区的3岁幼儿,采用父母报告法对幼儿的气质类型进行评定,选取评定为极端抑制的50名幼儿为A组,极端非抑制的50名幼儿为B组。
          (3)研究方法:方法选择和研究过程
          ①方法选择:在选取被试时使用问卷法,对幼儿的气质类型进行评定;整个研究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对选取的两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分别在他们7岁、10岁、13岁、16岁时对他们进行同伴接受性的测量,考察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在进行同伴接受性测量时采取同伴评定法,考察被研究对象在其所在班级里的受欢迎程度。
          ②研究过程如下:
          第一步:对随机选取的被试进行父母报告法的问卷调查,确定气质类型为极端抑制的50名幼儿为A组,极端非抑制的50名幼儿为8组。
          第二步:对A、B两组儿童,分别在他们7岁、10岁、13岁、16岁时对他们进行同伴接受性的测量,分别统计两组儿童中在不同的年龄在其所在班级里属于“受欢迎的儿童”、“被忽视的儿童”和“被拒绝的儿童”人数的百分比。其中:在进行同伴接受性测量时,采取同伴评定法,即要求被试所在班级的每个儿童根据具体化的量表对同伴群体内其他所有成员进行评定,如让儿童回答有关同班内每个同学的问题:“你在多大程度上喜欢和这位同学一起学习(或一起玩)?”并给出一个“喜欢一不喜欢”的评定量表。从中分析出被试在该班级里属于“受欢迎的儿童”、“一般的儿童”、“被忽视的儿童”、“被拒绝的儿童”和“有争议的儿童”中的哪一类。
          (4)结果分析:将追踪研究的数据绘制成两张折线图(横坐标为不同的年龄,纵坐标为被评为“受欢迎的儿童”或“被忽视的儿童”和“被拒绝的儿童”的人数的百分比)。如果呈现出在“受欢迎的儿童”的折线图中,B组的线条应明显处于A组的线条之上;在“被忽视的儿童”和“被拒绝的儿童”的折线图中,A组的线条应明显处于B组的线条之上,就说明早期属于极端抑制的儿童,其以后社会交往能力差,在所属群体中经常处于被拒绝或被忽视的地位;早期属于极端非抑制的儿童,其以后社会交往能力强,在所属群体中经常处于受欢迎的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5-8 17:53 , Processed in 0.08232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