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0|回复: 0

教育学考研复习方法之分析比较法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0 09: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介绍了很多关于考研教育学的记忆方法,其中不乏适用于各个考研科目的方法,下面我们将为大家总结介绍另外一种方法——分析比较记忆法,同样适用于各种需要背诵的考研科目,但同学们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记忆,这样才能在考研教育学复习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14年教育学考研整体复习计划
  分析比较记忆法总结起来可以这样来概述:近年来的教育学考研试题的教育史论述题部分,经常会有不同人物的教育思想的比较,或者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教育制度的比较。而11年的考研试题,则在选择题部分,也有比较题,把你搞很容易搞混的东西弄在一起,无形之中提高了考试的难度。这里要说的就是如何准确的记忆那些容易搞混淆的知识点,方法是,把容易搞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比较,比较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的地方好办,大家都有,不会搞错,不同的地方,你只要记住哪个措施是法律法规或者说哪次改革所专有的。这样通过比较异同,就可以很清晰的记住,把容易搞混淆的知识点很好的区分开来。比如我国不同时代的学制改革,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和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的措施,就是很容易搞混淆的知识点,当然,这样的知识点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仅以北宋的三次兴学为例进行说明
  例:北宋三次兴学
  范仲淹宋仁宗庆历兴学:普遍设立地方学校;改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先策论,次诗赋,罢贴经与墨义;改革太学,并以胡瑗“苏湖教法”为参照
  王安石宋神宗熙宁兴学: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蔡京宋徽宗崇宁兴学: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行“三舍法”;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规定县学生考取升州学,州学生每三年根据考试成绩升入太学不同的斋舍;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考研教育学准确掌握各科重点
  分析:这道题,首先就可以从形式上比较,三次兴学,依次有三四五条措施,其次从内容上比较,每次兴学都至少涉及到了三个方面,即太学,地方官学和考试制度。这样一来,答题的时候,该从哪些方便去答这个兴学措施,大方向就不会错。内容方面的具体比较:一是方法上,范仲淹是苏湖教法,而王安石和蔡京是三舍法,王时三舍法仅用于太学,蔡时已扩展到地方官学。二是专科学校上,范时没有,而王时有武学、律学。医学。而蔡时多了算学书学和画学(蔡京本人书法很好,宋徽宗在艺术上很有造诣)。三是唯一性方面:王时是唯一一次规定教材的兴学运动,蔡时是唯一一次建立相互联系的学制系统的兴学。也是唯一一次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的兴学。这样一比较,考选择题的时候,根据方法上的比较,你就不会把苏湖教法所对应的兴学运动搞错,就不会在答“三舍法推广到地方官学是在哪次兴学运动时”选到王安石的熙宁兴学,通过专科学校的比较,在答“画学创立于哪次兴学运动”的时候,你就不会错选为熙宁兴学。当然,大家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去比较,这里就不再啰嗦了。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 22:34 , Processed in 0.069154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