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1|回复: 0

2016考研西医综合:流行性乙型脑膜炎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3: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流行性乙型脑膜炎是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多在夏秋季流行。本病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高热、嗜睡、抽搐、昏迷等。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成年人。
  1.病因和传染途径
  乙型脑炎病毒为RNA病毒。传播媒介为蚊和长期贮存宿主。带了病毒的蚊虫吸食人血,病毒侵入人体,在局部血管内皮细胞和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繁殖,再入血引起短暂性病毒血症。病毒能否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取决于机体免疫反应和血脑屏障功能状态。免疫功能低下者,血脑屏障功能不健全者,病毒可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由于受染细胞表面有膜抗原存在,从而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导致损伤和病变。
  2.病理变化
  病变累及整个中枢系统灰质,但以大脑皮质及基底核、视丘最为严重。
  肉眼观:脑膜充血、脑水肿明显,脑回宽、脑沟狭窄;切面上在皮质深层、基底核、视丘等部位可见粟粒或针尖大小半透明软化灶。
  镜下可见:
  (1)血管变化和炎症反应。血管高度充血扩张,可发生明显的淤滞,血管周围间隙增宽,脑组织水肿,有时可见环状出血。中性炎症细胞浸润多以变性坏死的神经元为中心,或围绕血管周围间隙形成血管套。
  (2)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卫星现象:病变严重时神经细胞可发生核浓缩、溶解、消失,为增生的少突胶质细胞所环绕,如5个以上少突胶质细胞环绕——神经元,称为卫星现象。噬神经细胞现象:增生的小胶质细胞包围,吞噬神经细胞的现象。
  (3)软化灶形成。灶性神经组织的坏死、液化,形成镂空筛网状软化灶,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特征性。
  (4)胶质细胞增生。小胶质细胞增生明显,形成小胶质细胞结节。
  临床病理联系:嗜睡和昏迷是最早和最主要的症状,此为神经元广泛受累所致。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病人常出现头痛、呕吐;严重时可出现脑疝而致死。有脑膜刺激症状和脑脊液中细胞数增多的现象。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25 12:49 , Processed in 0.05335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