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2|回复: 0

2016考研西医综合:细菌性痢疾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3: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细菌性痢疾多发于儿童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痢疾杆菌引起,累及结肠为主,夏秋季多见。
  痢疾杆菌主要有四种类型:福氏菌、鲍氏菌及宋内氏菌、志贺氏菌,均产生内毒素。其中以志贺氏菌毒性最强,还可产生外毒素,但我国常见的是福氏菌。
  1、病理变化:病变部位主要发生于大肠,尤以乙状结肠和直肠为重。严重病例,回肠下段以后的肠段均受累。
  2、类型
  (1)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变发生在肠道,过程可以总结如下:起初呈急性卡他性炎→假膜性炎→溃疡形成→愈合形成浅表瘢痕。卡他性炎症主要表现为粘液分泌亢进,粘膜充血及炎性细胞的浸润。假膜性炎粘膜表层坏死,以及大量纤维素渗出,渗出的纤维素与炎性细胞、细菌一起形成假膜。此为本病特征性病变,假膜首先出现于粘膜皱襞顶部,呈糠皮状,后期可融合成片。愈合期形成的浅表瘢痕一般不引起梗阻。
  (2)慢性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多从急性菌痢转变而来。其中福氏菌感染的患者转为慢性者较多。病变反复发作,溃疡底部可有肉芽组织和瘢痕形成,可造成肠腔狭窄。慢性患者常为传染源。
  (3)中毒性菌痢:是细菌性痢疾最严重的类型。可引起中毒性休克。
  特点:①多见于2~7岁儿童;②由毒力低的痢疾杆菌引起;③肠道病变轻;④起病急骤,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3、临床表现
  毒血症可引起发热、头痛和乏力、白细胞增多。肠痉挛可有腹痛、腹泻症状。炎症刺激直肠壁,可有里急后重和排便频繁,大便初为粘液便,然后可转为粘液脓血便,偶尔排出假膜。严重者可有电解质紊乱或休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25 06:55 , Processed in 0.052904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