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2|回复: 0

2016考研西医综合:解析胃炎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3: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胃炎是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和慢性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黏膜炎症反应和上皮再生。胃炎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①长期慢性刺激;②十二指肠液反流对胃粘膜屏障的破坏;③自身免疫损伤;④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根据病变不同,慢性胃炎分为表浅性、萎缩性、肥厚性和疣状性四种类型。
  1、慢性浅表性胃炎
  部位:以胃窦部最为常见。
  病变:肉眼观呈灶性或弥漫性,胃粘膜充血、水肿,表面有灰白色或灰黄色分泌物,有时伴点状出血和糜烂。镜下:病变局限于粘膜浅层,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病变不累及固有腺体。
  2、慢性萎缩性胃炎
  此病炎症改变不明显,主要以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和常伴有肠上皮化生为特征。
  (1)分类:分为A、B二型,区别:①A型发病与自身免疫因素关系密切,血中可找到抗胃壁细胞内因子抗体;B型与免疫无明显关系。②A型病变在胃体部,并有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因此常合并恶性贫血,可找到抗内因子抗体。B型病变部位在胃窦部,不伴有恶性贫血,有的可能并发癌变。
  (2)病变特点
  1)胃镜检查有3个特点①颜色的改变,正常胃粘膜的橘红色消失变为灰色;②萎缩的特点:胃粘膜明显变薄,与周围正常粘膜界线明显;③由于萎缩,粘膜变薄,粘膜下血管分支清晰可见。
  2)镜下的改变:①腺上皮萎缩,②并发生肠上皮化生和假幽门腺化生。肠上皮化生的胃粘膜易诱发胃癌,是萎缩性胃炎发生癌变的基础。③固有膜内弥漫性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和淋巴滤泡形成。④粘膜肌层肥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7 13:20 , Processed in 0.04388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