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0|回复: 0

2016考研西医综合解析细胞死亡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3: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死亡的原因很多,一切损伤因子只要作用达到一定强度或持续一定时间,从而使受损组织的代谢完全停止,就会引起细胞、组织的死亡。
  在多数情况下,坏死是由组织、细胞的变性逐渐发展来的,称为渐进性坏死。坏死多为细胞受到强烈理化或者生物因素作用引起细胞无序变化的死亡过程。表现为细胞胀大、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外溢。
  在此期间,只要坏死尚未发生而病因被消除,则组织、细胞的损伤仍可恢复(可复期)。
  但一旦组织、细胞的损伤严重,代谢紊乱,出现一系列的形态学变化时,则损伤不能恢复(不可复期)。
  在个别情况下,由于致病因子极为强烈,坏死可迅速发生,有时甚至可无明显的形态学改变。
  细胞死亡的方式:
  ①细胞的死亡方式有两种
  A被动死亡——细胞坏死,它是指细胞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细胞死亡的病理过程。B主动死亡(细胞编程性死亡)——即细胞凋亡,为了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细胞发生主动的,由基因控制的自我消亡过程,此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②凋亡小体
  是指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膜反折,包围细胞碎片,如染色体片段和细胞器等,形成芽状突起,以后逐渐分离所形成的结构就形成凋亡小体。它是细胞凋亡的特征性形态结构,凋亡小体最后为邻近的细胞所吞噬。
  ③坏死与凋亡的异同
  A、细胞凋亡与坏死在形态学上的差别
细胞凋亡细胞坏死
单细胞丢失细胞成群丢失
细胞膜发泡,膜仍然完整细胞膜不完整
细胞膜内陷,浆细胞分割成凋亡小体细胞肿胀、溶解
不发生炎症发生严重炎症反应
被邻近的正常细胞或吞噬细胞所吞噬被巨噬细胞所吞噬
溶酶体完整溶酶体裂解
染色质均一凝集染色质凝集成块,不均一

  B、细胞凋亡与坏死在生物化学特征上的比较
细胞凋亡细胞坏死
生理因素诱导的主动性坏死非生理因素造成的意外的被动性死亡
需要能量不需要能量
需要大分子合成不需要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有新基因从头转录没有新基因转录
染色质非随机降解为DNA Ladder染色质DNA被随机降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25 00:29 , Processed in 0.04915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