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0|回复: 0

2015考研西医综合复习资料——生理学笔记(11)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3: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章、神经系统
  NS作用:调节各器官功能及人体与外环境的适应
  方式:反射;实现靠反射弧
  第一节、神经元的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功能是传递信息,主经神经纤维实现 (一)神经纤维的传导特性:
  1、生理完整性:膜完整
  2、双向传导:双向传播信息
  3、绝缘性 4、相对不疲劳性,不易疲劳、耗能小
  (二)神经纤维的传播速度:
  差别大,快慢与神经纤维粗细有关,粗则速度快,也受温度影响 (三)神经纤维分类:
  1、据传出、传入神经电学特性分
  2、据传入纤维粗细分:
  (四)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以AP(动作电位传导信息)细胞体合成的分泌物运送至轴突处
  有两种形式:快速轴浆运输(经微管、分泌物、神经递质)
  缓慢轴浆运输(经微管、微丝向周围延伸) 二、神经元间相互联系方式
  (一)经典突触(主)以化学递质为媒介
  突触是两神经元间发生相互联系的部位叫突触
  方式:一轴突与一树突或胞体联系
  分类:轴树突触、轴体突触、轴轴突触
  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二)电突触:通过电活动传递(电紧张方式)
  结构:神经元接触间隙小,缝隙联结/紧密联结(有小孔道,允许带电离子通过) 特点:传导速度快
  意义:保证某些神经元产生同步兴奋
  (三)非突触性的化学传递
  神经元末梢释放化学递质,不能直接作用于后膜,而是通地扩散的方式作用于周围较广的效应细胞上。 常见于:;单胺类神经元(交感神经:NE、DA、5—HT)
  特点:有些交感神经末梢形成念珠状曲张体,内含化学递质扩散
  1)不形成突触(无前后膜)
  2)一对多的关系,
  3)递质弥散距离大
  4)效应细胞上有受体
  意义:扩大信息传递范围
  (四)局部神经元和局部神经元回路
  长轴突:从中枢的一处向另一处传递(中枢各不同部位间) 短轴突:中枢的局限范围内传递信息(局部神经元)
  联系途径、局部神经元回路,作用:在一个中枢内部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处理, 可有突触或电突触等
  三、神经递质:定义:神经末梢释放参与突触传递的化学物质称神经递质
  (一)外周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Ach)植物神经系统的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一小部分交感神经末梢(支配汗腺 舒血管),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2、去甲肾上腺素(NE)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3、嘌呤或肽类(ATP和血管活性肠肽等),主要在消化道分布,支配胃肠道平滑肌致舒张 (二)中枢神经递质:
  1、Ach,分布广、兴奋性递质,部位: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丘脑向大脑皮层投射的特异性投射区,脑干 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纹状体
  2、单胺类:DA(中脑黑质、纹状体)抑制性递质;
  NE分布于低位脑干、中脑网状、延髓网状、脑桥蓝斑
  5—HT:低位脑干、中缝核,可能与痛觉有关
  3、氨基酸类:谷氨酸、门冬氨酸属兴奋性,感觉传入,大脑皮层
  甘氨酸、GABA:抑制性,分布广、皮层、脊髓
  4、肽类:
  神经激素肽:如:下丘脑产生的调节性肽,调节不同神经元放电,频率有关,痛觉传入 阿片样肽:β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
  胃肠肽: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血管活性肽
  5、NO:与神经系统学习记忆关系密切
  (三)递质和调质的概念:
  递质:由经典突触的前膜释放,引起后膜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效应的传递物质, 特点是:作用快、持续时间短
  调质:由神经元释放后,可扩散至周围效应器,不限于突触,多属于肽类,能影响其它递质的释放,起调 节作用
  特点是作用慢,持续时间长(作用于受体、通过第二信使,改变细胞功能特点
  (四)递质共存:
  DALE原则:
  1、一个神经元末梢只能释放一种递质(错)(有递质共存现象,其中常有一种为肽类)
  2、一个神经元所有末梢释放的递质相同(对)
  (五)递质的合成、释放、失活
  合成:胞浆、酶;释放:以钙为媒介(囊泡与质膜融合)
  失活:被酶分解(ACH)、NE(重新被突触前膜摄取)、在肝失活
  (六)受体学说:递质通过受体起作用
  要求掌握受体的种类、亚型、分布部位、阻断剂、效应细胞
  胆碱能受体: M(毒蕈碱样受体) 副交感N节后纤维 阿托品
  部分交感神经节后胆碱能纤维
  N(烟碱样) 交、副交的N节突后膜N1 箭毒
  骨骼肌终板膜N2
  肾上腺素能受体
  α1
  α2
  β1
  β2
  四、神经营养作用:
  兴奋性:血管收缩、子宫平滑肌收缩 酚妥拉明
  抑制性:胃肠平滑肌舒张
  突触前膜受体(调节递质释放)
  心肌兴奋,促脂肪分解 心得安
  血管舒张、气管等内脏平滑肌抑制 纳络酮
  神经纤维支配效应器的双重作用:
  1、经AP的信息传递调节效应器的功能
  2、营养通过轴浆运输释放营养因子(维持正常代谢,形成正常结构) 切断神经后效应器可萎缩
  效应器对神经元也有营养作用(产生N生长因子),所以切断后,神经元、细胞体、效应器都萎缩
  第二节、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反射的概念:非条件反射为先天具有
  在CNS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发生有规律的应答
  二、反射弧:由五部分构成:
  三、中枢神经元的联系形式:
  神经元在中枢的联系形式:辐散式、聚合式、链锁状、环状
  四、反射弧中枢部分的兴奋传布:
  传导:一个兴奋在一个神经元内部传布
  传递: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向另一个神经元或另一个效应器上,即跨细胞传布
  (一)EPSP(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神经冲动经轴突到达突触,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传至后膜,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EPSP)轴突产生
  AP
  EPSP是慢电位、局部电兴奋,活性取决于兴奋递质
  轴突起始部局部电流密集,产生去极化,可达阈刺激,轴突AP EPSP可空间、时间递质总和,以达阈刺激
  (三)兴奋性传布特征
  1、单向传布:只能由传入神经元传向传出神经元,因为神经递质的释放在轴突末梢
  2、中枢延搁: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传递速度快,跨神经元传递则速度慢
  经一个突触传导需0.3—0.5ms,因为传递过程复杂,递质释放
  3、总和作用:不同神经元空间总和,同一神经元时间总和
  EPSP小,不能达到阈兴奋,属阈下兴奋,经空间、时间总和后可以达阈兴奋
  阈下兴奋可提高突触后膜神经元的兴奋性,单独不能刺激产生动作电位
  易化作用:使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增加
  4、兴奋节律的改变:传入和传出冲动的频率不一定一致,有些传入冲动不能传出
  5、后放现象(后放电)在反射中传入停止,传出反应仍继续,称后放电,系由环状联系所致
  6、易疲劳、对代谢变化敏感:神经传递需化学递质,化学递质合成与释放有能量参与
  五、中枢抑制:分析、综合时需抑制参与
  试述中枢抑制的机制、意义?
  据发生机制不同分: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
  (一)突触后抑制(超极化抑制:突后细胞)兴奋传布需一个抑制性的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突 触后膜产生IPSP(超极化)
  1、I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抑制性神经元,末梢释放抑制递质,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电位(IPSP)—>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抑制) 兴奋性递质:一价阳离子无选择性开放(钠进入细胞内产生去极化)
  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氯通道开放,氯进入细胞内产生超极化
  2、突后抑制分类:
  传入侧支性抑制 回返性抑制
  (二)突触前抑制(去极化抑制突触前细胞)
  六、反射弧的反馈调节:
  生理机能保持相对稳定,负反馈调节
  排尿、排便等需彻底完成生理功能,正反馈调节
  第三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感觉运动
  一、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传递通路
  传导路径:浅感觉:温痛触觉
  深感觉:本身感觉及深部压力感觉
  (一)浅感觉:
  背根传入:前脊角交换,经中央管前交叉至对侧,向上传导, (二)深感觉:
  背根传入:脊髓后索上行,
  脊髓半横断:断面以下,对侧浅感觉消失、同侧深感觉消失 二、丘脑:为各种感觉传入的?后总换元站(除嗅觉外) (一)三类核群:
  1、感觉接替核:所有特定的感觉传入纤维(除嗅觉外)在感觉接替核换元后,上行至皮层特定感觉区
  2、联络核:不能直接与特定感觉纤维相联系,可接受由皮层下纤维传入的或感觉接替核纤维发出的至皮层
  联系、协调各种特定感觉
  3、网状核:髓板内核群: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传入纤维相联系: 弥散地投射至大脑皮层的各个区域,以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
  (二)向大脑皮层的两个投射系统
  丘脑特异性投射系统:感觉接替核投射(包括联络核) 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网状核投射
  三、感觉投射途径:
  (一)特定感觉投射途径(丘脑以下的特定感觉途径)
  机体特定的感觉:特定感觉通路,丘脑感觉接替核,投射至皮层
  特定的感觉经特定的通路到达大脑皮层的特定的感觉代表区,产生特定的感觉 (二)非特定感觉投射途径(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
  各种特定感觉向上传时,发出侧枝:进入脑干网状结构(交换、混合后)脑干网状核弥散投射至皮层 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是特定性感觉传导的基础
  四、大脑皮层感觉分析功能
  (一)大脑皮层的柱状结构与分区
  六层有规律地纵行联系形成皮层柱状结构,为大脑皮层的基本功能单位,整合作用的基础,(对整个信息 进行分析、加工处理即是整合)
  (二)大脑皮层的体表感觉区:中央后回(3、1、2区)
  特点:1、交叉投射(左感受右侧肢体、但头面部投射为双侧)
  2、倒立安排,下在顶端
  3、代表区大不与感觉精细程度有关,精细度越高,代表区越大
  第二感觉区:中央前回与脑岛叶之间,双侧投射,正立安排
  (三)中央前回的感觉投射:
  1、关节肌肉的本体感觉投射入中央前回的粗感运动区 运动区:还可反馈投射以调节运动达精细水平
  (四)内脏感觉:
  1、相应躯干的感觉区也可感受相应区段的内脏感觉
  2、内脏感觉多投射入边缘区
  3、第二感觉区域或许与内脏感觉有关
  五、痛觉病理生理:
  (一)皮肤痛觉类型与传导通路
  分为二类:
  1、快痛(刺痛):特点是:痛感为尖锐痛、定位清楚、来的快去的也快(无情绪反应)
  2、慢痛(烧灼痛):定位不清楚、出现的慢,消失的慢,伴有明显的情绪反应
  (二)内脏痛特征与牵涉痛
  1、特点:慢、持续时间长,定位不清楚,难于分辨
  2、引起内脏痛的适宜刺激:牵拉、缺血、炎症、痉挛 皮肤对尖锐刺激敏感
  3、内脏痛常伴牵涉痛,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牵涉痛的机制是:
  1)同节后根支配,兴奋由皮肤传入
  2)共同传导通路,误认为皮肤传入
  牵涉痛的皮肤区域与内脏感觉通过同一脊髓阶段传入,内脏感觉与相应皮肤区域感觉传至大脑皮层同一区 域,误认为是皮肤感觉
  第四节、神经系统对躯体的运动调节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纤维支配骨骼肌纤维
  一个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与其所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纤维称为一个运动单位 α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中的梭外肌(可产生收缩反应的骨骼肌) 大α支配快肌纤维、小α支配慢肌纤维
  γ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中的梭内肌,提高肌梭敏感性
  (一)脊休克:脊髓由于受外伤突然横断后,暂时丧失损伤面以下的所有反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与 脊髓本身有关的反射功能可恢复,越高等恢复时间越长
  机制是丧失了高位中枢对低位中枢的控制
  (二)屈肌反射(对侧伸肌反射)?原始的反射、脊髓本身就可完成
  (三)牵张反射:定义:在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牵拉时,被牵拉的肌肉就会产生收缩反应称牵张反射。 腱反射性牵拉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所至
  肌紧张性牵拉反射:缓慢、持续牵拉刺激引起被牵拉肌肉的持续性收缩 腱反射:单突触,I类传入、略快
  肌紧张:多突触,II类传入、略慢
  在伸肌牵张反射表现明显。牵拉肌肉,使肌梭感受器兴奋,I类传入纤维、脊髓前角α神经元,同一块肌肉收缩
  肌梭中肌纤维收缩,提高肌梭敏感性
  γ神经元持续兴奋可引起的肌肉持续收缩称为γ僵直
  α神经元持续兴奋引起的肌肉持续收缩称α僵直
  (四)腱器官反射:
  腱反射感受器分布于肌梭的腱之间与骨骼肌纤维串联,感受肌张力刺激,可以防止牵张反射过度
  二、低位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延脑、桥脑
  (一)去大脑僵直:肌紧张加强所致(伸肌表现明显) 中脑上下四叠体之间切断脑干:伸肌紧张性亢进
  (二)α僵直和γ僵直
  易化区:α运动神经元兴奋,使牵张反射加强
  抑制区:α运动神经元增强牵张反射,α僵直
  γ运动神经元,梭内肌肌梭敏感性提高,γ僵直
  三、姿势反射:脑干对姿势的调节,状态反射、翻正反射、直线和旋转加速度反射 状态反射:头颈与躯干间相对关系
  翻正反射:保持站立姿势,推倒后可翻正过来
  四、小脑:保持左右平衡,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
  (一)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原始小脑
  主要接受前庭器官的纤维,与平衡相关,损伤则走路不稳,站立不平衡
  (二)脊髓小脑:接收脊髓上传的纤维,相当于小脑前叶及后叶的一小部分,旧小脑 调节肌紧张水平,使各部位肌紧张相对平衡
  病变则肌紧张亢进或减弱
  (三)皮层小脑:相当于小脑后叶,对随意运动命令进行分析,监视
  简单随意运动的协调:脊髓后叶旁中央小叶,随意运动力量、方向、幅度 损伤则意向性震颤
  复杂、精巧的随意运动的协调
  五、基底神经节:纹状体、中脑黑质、红核、丘脑底核
  作用:随意运动的稳定,肌紧张的控制,本体感觉传入冲动信息的处理 损伤则:帕金森氏病(基底神经节DA和ACH不平衡)
  中脑黑质病变:DA减少,ACH增多,肌紧张亢进,运动减少,静止性震颤
  纹状体病变:胆碱障碍:ACH减少,DA增加,运动过多(手足徐动症)、肌紧张降低 六、大脑皮层:
  (一)大脑皮层的主要运动区:六层柱状结构
  1、特点:交叉支配(左控制右)、倒立安排(中央前回上端调节下边运动)
  代表区大小与运动精细程度有关
  支配眼球肌、眼外肌—视中枢
  内侧面第四区前—>与关节协调,联系有关的运动辅助区
  (二)锥体系:由大脑皮层运动区发出的纤维下行,经延髓的锥体交叉到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锥体系 真正指经过延髓锥体交叉的皮质脊髓侧束
  皮层脑干束未经锥体交叉
  特点:1、直达:快速控制运动,
  与αγ运动神经元联系,调节牵张反射
  经中间神经元与前角运动神经元联系调节拮抗肌作用
  (三)锥体外系:
  大脑皮层发出的运动:
  包括:皮层起源的锥体外系、基底神经节核团起源(皮层下核团)、锥体束发出的侧支进入神经核团
  (四)皮层运动区与锥体系功能障碍对运动的影响:
  单纯锥体束障碍少,不存在,常与锥体外系损伤同时出现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中枢性瘫,硬瘫)
  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周围性瘫,软瘫)肌紧张减弱
  第五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一、自主神经系统
  1、交感传出纤维(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支配范围广)
  副交感传出纤维(节前长、节后纤维短支配范围有限)
  作用:配合调节内脏兴奋;紧张性传出(调节内脏机能)
  2、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
  交感神经:应激作用、呼吸道平滑肌抑制、骨骼肌血管扩张,内脏皮肤血管收缩 副交感神经:修整作用、消化作用、排泄加强
  二、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三、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四、下丘脑:前、内、外、后区
  整合作用以完成复杂生理功能
  (一)体温调节:与内脏、躯干活动有关
  下丘脑前端:体温调定点。下丘脑后端控制产热,散热功能
  (二)摄食调节:下丘脑(外:摄食;内:饱食)
  (三)调节水平衡:下丘脑外侧区控制摄水,室上核、室旁核控制排水)
  (四)对腺垂体分泌调节。控制垂体门脉分泌
  (五)对情绪生理反应的调节:
  (六)对生物节律的调节:体温、ACTH分泌等周期性调节 五、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变异性大)
  (一)新皮层:运动区附近也可调节内脏活动
  (二)边缘叶
  1、调节情绪反应:调节下丘脑功能
  2、调节摄食行为:
  3、记忆功能
  4、调节各种内脏活动
  第六节、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
  一、学习和记忆:
  (一)学习改变自身以适应外环境,通过条件反射实现,非条件反射是先天获得的 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信息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结合起来反复强化,可用语言的刺激来强化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可在非条件刺激之前提前发生,提高适应性
  (二)记忆:信息贮存,两阶段、四过程
  短时性记忆: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生理性记忆)
  长时性记忆:第二级记忆(生化性记忆)、第三级记忆(固定联系通路、突触性联合) 二、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一侧优势
  (一)两侧大脑皮层功能的相关:两侧联系以协调功能运动
  (二)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听说读写)
  (三)大脑皮层功能的一侧优势
  左侧半球(语言占优势),右侧以非语言性认识功能占优势
  三、脑电图和脑诱发电位:
  (一)EEG波形
  α:8—13次每秒,闭目时易记到;β:14—30次每秒,睡眠时易记到;δ: 神经元排布易同步电活动形成波形(慢波),大脑皮层与丘脑间形成回路
  刺激脑干网状结构上行系统,打乱同步,产生去同步化的快波
  四、觉醒和睡眠
  (一)觉醒状态的维持
  觉醒:脑电图出现快波,为脑干网状结构上行系统激动的结果,若阻断ACH则可破坏大脑皮层的觉醒状态 机制:脑电觉醒:去同步化快波,蓝斑上部NE系统
  行为觉醒:与黑质DA系统功能相关
  (二)睡眠的时相:慢波和快波睡眠
  异相睡眠:感觉功能进一步降低,肌肉进一步松驰,部分躯体抽动、呼吸
  与脑蛋白质的合成有关,可使精力恢复,促进学习 安眠药:强烈抑制,慢波睡眠多,快波受抑而少
  做梦与快波睡眠有关系,脑力恢复。慢波睡眠:体力恢复 睡眠的发生机制:脑干上行抑制系统
  慢波睡眠与中缝核功能有关;快波睡眠与蓝斑功能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5-19 09:35 , Processed in 0.09593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