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社会主义
①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摒弃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色彩,从而使关于社会主义是社会进步合乎规律的结果的学说,代替了乌托邦的幻想,把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进程推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
②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上发展的客观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规律。
③ 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不再仅仅是个猜想,而是现实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① 我国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那个阶段。
② 有客观依据:1、由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2、由我国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性质决定的。
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证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和实践意义,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坚持把马克思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晶,另一方面,它是指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① 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②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③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需要发展多种制经济。
3)已是我国现实经济中客观存在的事实。
④ 具体而言,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也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所以,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关键是要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整体质量,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第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有重要作用。要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以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PP91
① 是指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② 我国现阶段存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形式及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主要表现在:
1)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所决定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
3)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 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② 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6点:
1)规范的现代化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要以充满活力和规范的微观主体为基础,必须以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
2)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3)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4)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和发挥积极性有重大的作用。
5)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保持社会稳定,有重大意义。
6)与以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内容相配套,还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教育体制和完备的法律体系。从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上述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是大家复习中重点掌握的,关于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大家要围绕这五个知识点展开复习,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本文作者为中公考研辅导名师——张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