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0|回复: 0

2016考研政治经济学备考指导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3: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专业课复习的初期,相信很多同学对于考研当中政治经济学这门理论课程的备考存在一定疑问,今天,中公考研经济学辅导老师就带领大家从宏观角度来分析一下考研政治经济学应如何备考?
  一、心理调节与自我激励
  心理调节与自我激励是考生在考研当中决定是否会最终成功的关键因素。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专业,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调节和自我激励也很难成功。
  (一)心理调节
  1.心态
  心态所要关注的第一点,考研当中最好的心态就是宠辱不惊,复习的好了,不要骄傲,要沉下心来保持住良好的复习效果;复习的不好也不可以气馁,要及时发现所存在问题,调整复习计划。
  2.坚持
  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只要坚持到底,你就是考研大军里的Winner,否则你就是Loser。当你选择了考研就不要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或难关就放弃。记住,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
  3.目标
  很多同学在考研复习当中迟迟不能确定自己想考的专业和院校,这样是不对的,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是很难情况不断保持一种高效率的复习状态,这样非常影响复习效果。因此,一定要及早确定专业和院校。选专业和院校有专家帮你指导>>>>http://www.kaoyan365.cn/zexiao/
  (二)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就在于考研复习过程中始终让自己拥有积极的心态和高昂的斗志。复习是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节。学习太累了适当放松一下,看个电影唱个歌或者去跑步、游泳锻炼一下。
  二、参考书目与相关教辅
  (一)参考书目
  1.《政治经济学》(第四版)逄锦聚
  2.《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0版)宋涛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刘诗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刘诗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二)相关教辅
  1.真题,不管任何学校的研究生考试,专业课历年真题都是最重要的。
  2.中公考研提供的配套讲义。
  三、命题规律
  1.永恒的主题——马克思
  举例: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论述题,试论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考察支架内容
  举例: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简答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3.考察大型知识点
  举例:南开大学2005论述题,结合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践,试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出对策建议。
  4.注重用经济理论解释经济实践
  举例: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论述题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请对三中全会的上述观点进行具体阐述。
  5.出题方式有所创新
  举例: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计算题 2011年某国生产某种商品,其价值的价格表现是10元。2012年商品生产8000件,商品需求为12000件,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该国货币价值降低20%
  (1)该产品2012年的价格是多少?
  (2)产品的价格与价值背离是多少?
  四、试卷分析与答题技巧
  (一)试卷分析
  1.分数占比
  50分——90分
  33.3%——60%
  2.试题难度
  中等偏下的难度,容易得高分
  3.试题题型
  名词解释 辨析题 简答题 论述题 计算题
  4.试题特点
  (1)具有一贯性,重复率较高
  (2)考察较全面
  (3)重点突出
  (4)注重逻辑性
  (二)答题技巧
  1.关于字数
  名词解释当简答题来回答
  简答题当论述题来回答
  论述题当论文来回到
  2.步骤
  (1)扫视全题,先易后难
  常规顺序:名词解释 辨析题 简答题 论述题 计算题
  个人顺序:从掌握的最好的知识点答起。
  (2)细致严谨,套路答题
  ①规范性:总分总
  第一步,写答,然后明确的给出答案
  第二步,具体分析(包括里面所包含的名词解释、图形分析以及理论分析)
  第三步,总结
  ②答题模式:套路
  第一步,写出重要概念的含义
  第二步,图形分析(无则不写)
  第三步理论分析
  第四步,给出结论
  (3)沉着冷静,不畏难题
  遇到难题或没有思路的题,首先要冷静,不可以急躁。可以选择深呼吸来平复心情。
  (4)不要放弃,赚辛苦分
  遇到真的不会的题时,可以把题目中的相关概念答上。
  五、复习策略与方法
  1.选对教材,多遍复习
  2.研读真题,把握规律
  3.勤做笔记,善于思考
  4.多加练习,注重表达
  5.框架记忆,灵活多变
  六、复习计划
  1.第一轮——利剑需磨砺(3月——6月)——基础阶段
  2.第二轮——重剑无锋,大巧不工(7月——8月)——基础阶段
  3.第三轮——举一反三(9月——10月)——强化提高阶段
  4.第四轮——融会贯通(11月——考前)——冲刺阶段
  通过上述分析,相信大家已经对考研政治经济学的备考有了深层次的了解。那么同学们接下来就需要自己制定一个合适的复习计划,根据不同阶段制定合理、有序、科学的计划。
  本文作者为中公考研经济学辅导名师——张银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3 03:55 , Processed in 0.04953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