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1|回复: 0

考研经济学专业的高频考点有哪些?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3: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年复一年的考研轮回中,经济学考研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2016考研的小伙伴已经起航,而你也许还在为怎么样复习而迷茫,今天中公考研辅导专家集合多年教学经验,整理了一套经济学高频考点,希望能帮到16年备考的你。还在等什么,快点收藏吧!
  考研经济学专业高频考点一览表:

        考研经济学专业高频考点
       

        高频考点一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高频考点二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
       

        高频考点三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高频考点四
       

        通货膨胀的分类
       

        高频考点五
       

        科斯定理
       

        高频考点六
       

        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
       

  考研经济学专业的高频考点详细解读:
  ★高频考点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简称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这一含义包括以下几方面意思: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6)GDP指标一般仅涉及市场上经济活动所导致的价值。
  ★高频考点二: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
  (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互为补充。
  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2)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这是因为任何总体总是由个体组成的,对总体行为的分析自然也离不开个体行为的分析。
  (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采用了供求均衡分析的方法。
  微观经济学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产品的均衡价格和产量,宏观经济学通过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研究社会的一般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
  ★高频考点三: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市场机制下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经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2)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论。
  (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高频考点四:通货膨胀的分类
  (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分类
  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
  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l00%之间。
  超级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多见于战乱或大的政治动荡之后。
  (2)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
  平衡的通货膨胀: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
  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3)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分类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涨。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又称为惯性的通货膨胀,物价有规律的变动。
  ★高频考点五: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由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从而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科斯本人从未将定理写成文字,而其他人如果试图将科斯定理写成文字,则无法避免表达偏差。关于科斯定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雷托最优。
  科斯(RonaldCoase)最早在1960年论文《社会成本问题》(TheProblemofSocialCost)中提出了采用产权纠正外部性的办法。
  科斯定理的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例子:工厂排放的烟尘使得居住于工厂附近的5户居民损失375元。假设存在着两种治理污染的办法:一是在工厂的烟囱上安装一个除尘器,其费用为150元;二是给每户居民提供一个烘干机,使它们不需要到外面去晒衣服,总成本为250元。
  如果工厂有权排放烟尘,5户居民可共同给工厂的烟囱义务安装一架除尘器,费用为150元。在居民具有不受污染之害的财产权的条件下,工厂会选择安装除尘器。
  按照科斯定理的含义,不论给予工厂以烟囱冒烟的权利,还是给予5户居民以晒衣服不受烟尘污染的权利(即财产所有权的分配),只要工厂与5户居民协商时其协商费用(即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市场机制(即自由进行交易)总是可以得到最有效率的结果(即采用安装除尘器的办法)。
  运用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在实际中并不一定真的有效,有以下几个难题:
  (1)资产的财产权是否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
  (2)已经明确地财产权是否总是能够转让?
  (3)明确的财产权的转让是否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4)分配产权可能会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不利于解决外部影响。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涨。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又称为惯性的通货膨胀,物价有规律的变动。
  ★高频考点六: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
  假定整个经济仍然是完全竞争的,但由于存在着外部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看不见的手"在外部影响面前失去了作用。
  一项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时,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会利益,而在外部不经济时,人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又会小于社会成本。在这两种情况下,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都会导致偏离帕累托最优。
  以上就是中公考研辅导专家总结整理的考研经济学专业的高频考点,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各位考生在备考的路上添砖加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唯有日积月累,方实现就最初的梦想。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取得理想佳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3 06:01 , Processed in 0.068687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