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7|回复: 0

2015西南财经政治经济学考研必背知识点(9)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3: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距离2015考研越来越近,为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西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冲刺备考,中公考研整理了2015西南财经政治经济学精华知识点,总结了各章的知识要点。
  资本国际化和世界市场
  知识要点
  资本输出的历史和动因
  战后资本输出的新特点
  生产资本国际化
  商品和要素的国际流动
  国际分工的格局、原因和发展趋势
  国际价值理论
  小结
  1 、资本国际化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世界的扩张,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客观现实。但是,在这之前,资本的对外扩张已经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
  2 、产业资本有着三种形态:商品资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在这三种形态的资本中,最早出现的是商品资本的国际化,这发生在 19 世纪初期, 19 世纪末开始了货币资本的国际化,而生产资本的国际化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情。
  3 、商品资本的国际化就是商品跨越国界的流动,就是国际贸易。相对狭小的国内市场越来越难以适应无限扩张的资本主义生产,商品资本的循环必然越出国界,以保证商品价值包括剩余价值的完全实现。货币作为资本在国际间流动,是以借贷的方式进行的,借贷资本的输出,是货币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内容。资本输出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过剩资本的出现。商品资本的国际化是商品资本的国际循环直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而货币资本的国际化却不是这样的,它的国际循环是借助于借贷资本的形式而间接实现的。战后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生产和资本集中速度进一步加快,过剩资本数量急剧增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这些都构成了战后生产资本国际化的基本原因。
  4 、资本的国际性是与生俱来的。资本对利润的追逐,从来就不是囿于一国之内的。资本的
  这种欲望最初表现为商品资本的输出,其后表现为货币资本的输出,最后表现为生产资本的输出。生产资本的国际化最终导致了资本国际化,从而完全改变了整个资本输出的性质。资本国际化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国际化,剩余价值实现过程的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外扩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国际化。
  5 、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结果,是资本国际化的一个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们已经很难将商品与生产要素区别开来,很难将国际贸易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区别开来,而实际上,它们相互之间具有可替代性。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从而与比较利益理论相关,而要素的国际流动则与资源的优化配置相联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经济联系更为密切,国际经济关系也因此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在一个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的社会中,在一个仍然被国际经济旧秩序统治的世界上,国际贸易和生产要素国际流动所带来的利益或者不能平均分享,或者一方获取利益,另一方遭受损害,或者既可获得利益又会遭受损害。正因为如此,国际贸易,特别是要素的国际流动,远远不是自由的,恰恰相反,在它们的面前横躺着经济的和政治的无数障碍和困难,国内市场领域与世界市场领域仍然是分隔开来的。
  6 、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是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而国际价值则有其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商品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以国际价值为基础,受国际竞争和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在国际经济旧秩序的阴影下,当今的世界市场是垄断统治的市场,垄断使世界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严重地偏离其国际价值。这种不公平的局面,一方面是市场机制本身造成的,另一方面,它又是垄断的结果,最终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7 、战后以来,世界经济生机勃勃,迅速发展,它密切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了各国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然而,在这幅壮丽的世界经济图景掩盖下的是世界经济发展的
  不平衡和国际交换关系的不平等。
  更多详细信息请点击》》》2015西南财经政治经济学考研必背知识点汇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17 01:14 , Processed in 0.04837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