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1|回复: 0

管理学案例分析:微博反腐为何这样“火”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2: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案例简介
  这是《行政案例分析》教材第八章行政监督的示范案例一。案例主要介绍了近几年全国通过微博发布了各类反腐消息。微博成为反腐利器,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现象。案例中介绍了微博反腐揭发的一些典型例子,同时也提到了微博举报存在无序、混乱等问题。因此如何发挥微博反腐的正能量,避免负面影响成为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本人就此案例进行分析,共同探讨微博反腐这一现象带来的利与弊。
  二、案例分析
  微博成为反腐利器,是实现民主行政监督的一种表现。一层层行政管理部门的失职,只等微博来把关。微博固然成了明星,但也可能掩盖了此前一系列的问题。
  因花费16.1万公款吃大闸蟹,浙江省桐乡市公证处主任沈某被停职审查,成了继“表哥”之后,栽在微博上的又一位腐败官员。
  近年来,微博反腐日益火爆,已成惩贪利器。微博反腐的优点在于直观、迅速、简单,一番轰动之后,几天内便有初步结果,较其他举报程序方便许多,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确实收到了抑制腐败、强化监督的功效。
  但微博只是工具,工具本身是没有价值判断能力的,最终要看使用它的人是谁。如果机制上存有弊端,工具再好,其效果也会打折扣,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
  在微博技术诞生前,人类与腐败已斗争了几千年,积累下丰富的经验,在今天,我们都明白,只有把权力放在笼子里,让阳光真正照进来,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而微博的力量恰恰就体现在这里,它是一扇更透明的窗,将过去看不到的那些角落,完全曝光在众人面前。
  但只要是窗户,就可能被挂上窗帘,如果权力不受约束,那么总有一天,它会将工具进步带来的成果吞噬殆尽。
  微博成为反腐利器,因为它的架构空前开放,举报成本极低,举报者承担的责任相对较小,可它也存在着无序、混乱等问题,这就为谣言、诽谤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机会。如果有朝一日,贪腐者主动利用微博来搅浑水,甚至四处出击,诬陷良善,那该怎么办?
  事实证明,众意是不确定的力量,它可能成为正能量,也可能成为负能量,所以,在享受到它阳光的一面时,我们不能忘掉它还有危险的一面。我认为,利与弊各占其所,只要善加引导,微博必将成为反腐利器。
  一、正确认识对待微博,端正自身认知态度
  微博承载着线索收集的功能,既是舆论扩音器,也是是非搅拌机。干部应加强网络学习,善用网络微博,使之成为与百姓沟通交流的有效窗口。要把微博当作一把反腐利剑,发挥其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推进反腐工作,和谐社会环境。
  二、提高微博洞察意识,增强信息甄别能力
  如今,网络信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甚至头痛不已。对网络事件和舆论监督,一些人常常手足无措,不能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反而以错误方式进行处置,进一步加深了误解和分歧。要通过提升信息分析、鉴别、处理能力,增强网络舆情的可控度和实用性,使纷繁复杂的信息为己所用。
  三、有效开展疏通引导, 营造良好网舆氛围
  目前,网络言论环境处于分散无序状态,可以采取搭建中心和权威平台的形式,帮助网络实现自律,便于监督管理。要加强对网民的疏通引导,宣传法律知识,倡导文明上网,营造“增强正面声音,理顺积极情绪,促进社会和谐”的网络舆论氛围。鼓励主流媒体发声,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引导网络舆情服务反腐倡廉建设大局。
  四、建立网络监督机制,促进网络健康发展
  网络反腐不但拥有快速、便捷的功效,更兼具廉价、有效的作用。网络反腐是新时期的一项崭新课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无处不在,深植于百姓生活。要通过完善网舆监督管理机制,实现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的有效衔接,推动网络建设步入法制轨道,构建良性的信息互动环境,促进网络环境健康成长。
  五、创造网络媒体共融,助推反腐扎实进步
  网络具有“公共领域”中自由、开放、交互性的特点,民众公民意识和“仇腐情结”的不断增强为网络监督提供了内在动力,使得监督更透明、更真实、更公平。单纯的网络舆论监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社会监督过程中,网络与媒体应该加强协作,实现资源共享,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具有权威性、组织性、规模性的合力,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回到该案来看,令人费解的是,16.1万不是笔小钱,一个县级市的公证处主任,为何能轻易拿到手?他年薪80多万元,一年公款开支礼品达60多万元,如此嚣张,为什么一直无人过问?为什么一定要等他在公众场合吃了螃蟹,才揭露出来?
  一层层管理失守,只等微博来把关。微博固然成了明星,但也可能掩盖了此前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作者为中公考研辅导老师——李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8 06:25 , Processed in 0.04662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