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5|回复: 0

2017心理学考研:北大普通心理学复习笔记(8)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2: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大学是心理学考研的热门院校,中公考研整理了北京大学心理学复习中普通心理学的复习笔记,2017心理学考研的同学可以全面了解一下。
  第8章 智力
  01. 智力,是在学习、问题解决以及实现个人或文化认为有价值目标中的应用。智力可分为多个层面,智力总是有一定功能,智力的定义在不同文化有些差别。有些智力方面,诸如心理快捷性,是普遍而统一的,其它一些方面则有赖于特定社会的适应任务。
  02. 智力,可以分为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两种,又称为成就和性向。相应就有成就测验和性向测验。
  03. 智力测验,是经过专门设计的一种心理测量工具,用来评估一个个体相对于人群中其他人而言认知能力的高低。现代IQ测验的鼻祖是Binet,他为了确认迟钝儿童这一特定任务而开创了智力测验。Binet提出了心理年龄(MA)的概念,即儿童达到某个特定分数预期的平均年龄。
  04. 智商(IQ),是表示一个人智力能力的分数,它允许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智商的计算,最早是用心理年龄除以生理年龄再乘以100。
  05. Wechsler放弃了心理年龄的概念,用概率分布,计算个体相对于同龄伙伴的位置来表示智商(离差智商)。Wechsler量表(WAIS-R以及儿童用的WISC-R)包括六个言语测验和五个非言语操作测验。
  06. 智力测验能很好第预测学术成就,它们也能预测职业上的成功。批评者认为,智力测验缺乏理论基础,存在文化偏见,不能包容其他类型的智力。
  07. 智力理论大致可分为三类:心理测量观点、多重智力观点、认知发展观点。
  08. 心理测量观点,以心理测量统计分析的经验发现为出发点,提出智力的成分和结构。心理测量主要工具是因素分析,这种统计技术用来从大量不同测量中找到共同因素。Spearman的双因素理论区分出一般因素(或一般能力)和特殊因素(或特殊能力)。心理测量观点对于预测学校或工作中的成就非常有用,但是不能解释人们是如何进行智力性思维的。
  09. 信息加工观点试图智力行为背后的具体认知过程。人与人智力行为差别有三个最重要的变量:加工速度、知识基础、学习应用心理策略的能力。与心理测量观点不同,信息加工观点是理论驱动的,尽管它仍然与IQ测验的智力有关。
  10. Gardner的多重智力理论,区分出七种智力:语文、数字、空间知觉、音乐、体能、社交、自知能力。它们相对独立,神经机理不同,有不同的发展阶段。Gardner的理论立足于神经的和文化的背景之上,但可能低估了无特定领域的智力。而且,它所定义的绝大多数智力都没有实际测验过。
  11. 智力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环境和遗传在塑造智力方面起多大的作用。有关双生子、家人和领养的研究发现,遗传、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影响智力,但是,智商的个体差异具有高度的遗传性。然而,研究并没有证明种族之间的智力差异主要是基因导致的。
  12. 文化公平测验,也称免文化影响测验,指测验编制时试图排除学习经验或文化因素的影响,不以语文、数理知识为题目,而用图形、动作等题材形式进行测验。
  13. 智力迟钝,指总体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在儿童时期表现出适应行为方面的缺陷。天才,指智力发展的另一种极端,但智商测验得多少分才算天才,不同学者说法不一。
  14. 创造性,是以新奇的方式提出有价值的结果的能力,它与智商的相关不是很清晰。 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就是心理适应不良的人,尽管高创造性的人明显与躁郁症和清度心理障碍相关。
  大家都知道专业课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如果想总分获得高分,专业课就必须考高分。为了帮助同学们备考,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暑期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选择考研辅导班 ,就选中公考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30 05:09 , Processed in 0.05118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