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0|回复: 0

2015考研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复习攻略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2: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应广大考生要求,也为了考生在前期复习中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宏观性,特撰此文,望能对2014年的考生的复习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指导。本文分为“史论篇”和“业务篇”,分别讲述其各自在考试中的特点以及复习方法。
  一、名词解释篇
  2013年考题,遵循传统出题方式,名词解释考查五个,每个五分。题型上较2012年有所压缩,2012年考了7个名词解释,分值35分。名词解释在考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类题型简单,容易得分,考查的也是基础的知识。
  1、四川大学向来重视中国新闻传播史,反应到考题上自然侧重中新史,因此2013年考题出现两个,即“范长江”和“大公报”。其实也就是考查著名报人和著名报纸各一个,因此,对于《复习指南》66-67页的著名报纸和报人必须要一个不漏的记下来;此外,国外来华报人也是中新史重点考查的知识点,如“埃德加斯诺”;后,特别提醒,已经有近两年时间未考查过古代报纸,因此要特别重视。
  2、外国新闻传播史方面,美国是重中之重,2012和2013年的考题都是考查的美国史,即“《美国新闻史》”和“美国公共电视”。结合历年真题,只要是考过的美国史的内容,都要背下来。无论是美国近代报业史还是现代报业,都是重点。其余各国考查重点可参照《复习指南》来复习。另外“通讯社”是历年考查重点,牢记《复习指南》87页通讯社部分。
  3、新闻理论方面,名词解释一般仅考查基本概念,如新闻体裁、新闻制度(如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特性(如timelissness)、新闻价值、新媒体(如微博)、媒介融合等。如2013年考查的是“新闻发言人制度”,2012年考查的是“新闻价值”。复习时遇到此类知识点要特别注意记忆。
  4、传播理论方面,名词解释考查的范围较为广泛,但总结历年真题,不难看出,常考的莫过于传播大家、经典传播理论、传播模式、经典著作、基本概念(如传播、受众、媒介、媒介环境等)。
  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考题偶尔会出现个别生僻的名词,对付这类题型就只能靠平时的积累了,因此,对于《复习指南》中“新兴理论”部分要特别重视。
  二、简答题篇
  简答题,顾名思义,就是简要回答,不需要你举出海量的事例来证明,只需要你把要点写完整,观点写清晰,脉络写清楚即可。
  史论方面,一般来说,中外新史各考一个,更多的时候是考两个中新史的简答题。当然,偶尔也会出两个外新史的题,如2012年,但这并不影响整体出题趋势。
  1、中新史的简答题,一般有两种考查方式,第一种是考查著名报人、报纸、观点、思想或理论、办报活动等;第二种是考查一个时段或一个时期的报业发展情况。如2012年考查“简述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报刊事业发展概况”,2013年考查“抗战时期的宣传活动”。因此在复习史论时一定要有系统性,阶段性,特别是对于著名报纸和报人出现的时段。
  2、外新史的简答题则集中在三个方面出题,一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及影响,如“古登堡事件”(2012年考题),“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2005年考题),“西方近代报业的产生”(2011年考题)等;二是考查著名报纸、电视台等,如2008年考查“《纽约时报》的办报理念和编辑方针”,以及著名奖项,如普利策奖;三是考查著名报纸、报人、报团近期热点事件或经典案例。如2013年考查“AOL与时代华纳并购案的启示”,《复习指南》97页专题论述该事件。又如2012年考查“《世界新闻报》与窃听门事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只要弄清了出题思路,也就是确定了复习方向,这样的复习才会更加有针对性,也会更加系统性。那样在考试时无论出现什么题型,回答起来都会很轻松。
  新闻传播理论方面,每年的题型大致要么考一个传播学理论的,要么考一个新闻学理论的,要么新闻和理论的都要考一个。如2013年考题,仅考了一个鲍尔的“固执的受众”,2012年的考题则没有出现传播学的考题,而是考查《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而2011年的考题新闻和传播则分别考了一个简答题。
  以2013年的考题为例,“固执的受众”更像是一个名词解释。在参考书第七章受众研究能够找到答案。且从以往的考察题型来看,无非考察四个方面,传播学奠基人及其贡献、经典传播理论、传播的社会功能、传播媒介及媒介理论、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具体重点在《复习指南》中都已列出,考生需要熟悉列出的所有重点。新闻理论的复习方法也是一样,基础一定要打牢。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够进一步去应用这些理论,才有资本去回答后面的论述题。
  今年来的考题,无论是新闻学理论还是传播学理论,都要涉及到新媒体这一块儿,而这类知识在参考书籍上鲜有涉及,因此,考生也需要在复习时多积累,除了对《复习指南》新增理论和专题延伸部分认真阅读、研究外,还要定期阅读《传媒前沿》。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尽可能做到不漏过一个知识点,在简答题上不失分。
  三、论述题篇
  论述题是能拉开考生之间差距的大题,为什么有的考生史论能考到120,甚至130以上,而有的考生却连110都考不到呢,很大原因就是在论述题的回答上失了分。
  新闻传播史论的论述题部分一般不涉及中外新史,复习时不用在这方面下工夫。从2013年的考试题型来看,传播学理论依然延续了以往的出题风格,即用传播经典理论结合实际来论述新闻现象或传播现象。此类题型不仅要求考生对于经典传播理论非常熟悉,而且要对该新闻现象或传播现象有所了解,更要求考生能够运用该理论对实际现象进行层层剖析。大部分考生熟悉理论,但不会应用理论来答题,虽然有结合,但不紧密,因此论述就显得格格不入,自然不能得高分。而这恰恰是衡量你是否有潜力成为一名合格研究生的标准。
  传统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在新技术、新媒体的推动下,显得更有活力,更有发展前景,而这同时在近几年的考题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分值甚至超过了50分,常见于交叉型考题,即新媒体、新技术、媒介融合、三网融合结合传统新闻传播理论来出题。由此可见,仅仅是把参考书籍研究透彻是不可能得高分的,甚至是过线都成问题。然而参考书籍对这类新知识涉及得非常少,所以我们只能依靠平时大量的涉猎,广泛的积累,以及在培训班上老师们的总结和分析。以期在没有参考书的情况下迅速熟悉这类新兴知识,新兴理论,在答题上淋漓极致的体现出来。
  总结
  本文以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2013年研究生试题为例,对照《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指南-2014年版》,分别对各类题型的出题思路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引出复习方法及注意问题,以期学生在复习中更有针对性和系统性。
  我认为,目前的复习阶段并不适合去做考题,而是把基础打牢,只有在厚基础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深入复习。对于新技术、新媒体方面的知识也要进行涉猎,不期考生有多么深入的研究,但至少要有基本的了解,这样才能在2014年度新闻传播学培训班上有更大的收获,专业知识上才能有更大的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4-28 05:12 , Processed in 0.059222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