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2|回复: 0

2015年考研心理学真题解析(简答题部分)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2: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考研真题是考研复习过程中重要的复习资料。为了帮助大家顺利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公考研帮考生们整理了考研心理学简答题部分真题解析,希望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简答题
  1.简述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的含义,并简要说明其发展的趋势?
  液体能力:即液体智力,是指在新的情境中能够随机应变、解决目前无固定答案问题的能力,主要基于先天禀赋和大脑的神经解剖机能,较少受后天文化教育的影响。一般人20岁以后液体能力达到顶峰,30岁开始下降,液体能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
  晶体能力:是指解决存在有固定答案问题的能力,即可以依靠对资料信息的记忆、辨认和理解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取决于后天学习和社会文化,晶体智力在一生中一直发展,25岁后发展较平缓。
  2.什么是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并简要说明二者的异同?
  (1)社会助长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与之相反的情形则称为社会干扰。
  (2)社会惰化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社会惰化的原因:由于团体人数众多,外人的社会影响会分散到每一个人身上,个人的评价焦虑减弱,使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也相应降低。当个人对于群体的贡献无法被识别,群体归属感又不强时,很容易发生社会惰化。
  (3)二者的不同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产生的原因不同:产生社会助长作用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
  A.多数人在一起活动,增强了个人被他人评价的意识,从而提高了个人的兴奋水平;
  B.与他人一起活动,增加了相互模仿的机会和竞争的动机;
  C.减少了单调的感觉和由于孤独造成的心理疲劳。
  产生社会阻抑作用的原因:
  A.他人在场的外在刺激分散与干扰了个体对活动的精力集中;
  B.被他人评价意识过强也可能产生焦虑,从而涣散了精神。
  ②产生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的条件不同:在复杂的脑力活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人有干扰作用;在简单机械活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人有助长作用。但即使在简单活动中,也只有在个体已经十分熟练地掌握了活动技能的情况下,群体才有助长作用,否则也有阻抑作用。
  ③作用不同。
  3.什么是概念转变?并根据波思纳的理论,说明影响概念转变的基本条件?
  概念转变,就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其过程为:引发认知冲突;认知冲突的解决。
  波斯纳提出概念转变的四个条件: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
  推荐:2016考研心理学各章节冲刺模拟练习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5-17 18:27 , Processed in 0.05780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