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8|回复: 0

2016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汇总(二十四)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2: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七章 思维
  一、思维一般概念
  1、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感觉和知觉是直接接受外界的刺激输入,并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加工;记忆是对输入的刺激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而思维是对输入的刺激进行判断和推理,解决当前遇到的各种问题,但思维又离不开感觉、知觉、记忆活动所提供的信息。
  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2、思维的过程
  又称思维操作,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3、思维的种类
  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辐合思维是根据已知信息,利用熟悉规则解决问题。发散思维是沿不同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表象和想象
  人的思维过程中,经常伴有感性的直观形象(表象),这些直观形象是思维活动的感性基础,有助于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
  1、表象
  从表象产生的不同感觉通道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等。
  根据表象创造程度的不同,表象可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表象和知觉中的形象具有相似性。“心理旋转”实验。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知识;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
  2、想象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
  想象与思维关系密切,同属高级认知过程,都产生于问题的情景,由个体的需要推动,并能预见未来。当人们面对问题情景时,头脑中可能存在两种超前系统:形象系统和概念系统。
  想象具有预见作用,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想象的形象性、新颖性也是人们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代替作用;对机体生理活动过程的调节作用。
  想象是从旧的形象中分析出必要的原素,按照新的构思重新结合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有几种形式:黏合,内容上受到一定的社会文化、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夸张;典型化;联想。
  按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想象其中事物的过程。有意想象是有目的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14:16 , Processed in 0.057275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