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9|回复: 0

2016考研心理学:视觉的感受性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2: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受性是感觉系统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它是感觉系统功能的基本指标,可用感觉阈限来衡量。感觉系统只是对刺激连续体中的一段发生反应,产生感觉。
  视觉巧夺:视觉和触觉冲突时,视觉能克服触觉。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巧夺。
  1、光谱感受性
  (1)视觉的物理刺激
  人眼不能看到所有的光线。
  人眼的适宜刺激,即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约是380毫微米(紫色)——780毫微米(红色)。
  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2)视觉现象
  我们不仅要考虑光的物理特性,更要研究人的视觉系统对光的反应特点,即对可见光谱的感受性进行研究。
  人眼视网膜有两种感光细胞:锥体细胞、杆体细胞。
  光线透过水晶体到达眼睛后部的视网膜。膜上有两类感光细胞,即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锥体细胞密集在小于1mm处的中央凹上,而杆体细胞则分布在中央凹周围。
  锥体细胞主要在白天发挥作用,它是明视觉的光感受器。
  杆体细胞主要在黑夜发挥作用,它是暗视觉的光感受器。
  色差—Purkinje效应:在日光下看起来明度相等的红花和蓝花,到了黄昏时,即光度变弱时,两种花的色调都变淡了,但蓝花看起来却比红花显得亮些。这种现象,即当光照度降低,使锥体视觉转换到杆体视觉时,眼睛对光谱短波部分感受性提高的效应叫做Purkinje效应。
  2、暗适应与光适应
  (1)暗适应与光适应定义:
  暗适应是在黑暗中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
  光适应是在光亮中视觉感受性很快下降的过程。
  (2)测量暗适应的一种方法
  暗适应仪——测量结果以时间为横坐标,阈限刺激值(为使眼睛看到光亮所须的最小强度)为纵坐标作图,便可得两条暗适应曲线。
  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在适应的开始阶段,阈限刺激值迅速下降,很快达到稳定的水平,锥体细胞的感受性大约在5~10分钟就完成了。而接下来的杆体细胞感受性大约持续20 ~30分钟。因而与暗适应刚开始相比,眼睛的感受性提高了许多倍、即在暗适应过程锥体感受性的提高远不如杆体多。
  明视觉(锥体)与暗视觉(杆体)的特性
  3、视觉的后像
  (1)定义
  视觉的后像是一种视觉现象,即当光刺激视觉器官时,在眼睛内产生的兴奋并不随着刺激的中止而消失,而是在刺激停止后仍然维持若干时间。
  (2)影响后像的因素
  A刺激强度→后像(正比)。
  B视觉器官的疲劳程度→后像(正比)。
  C刺激的网膜部位→中央凹比外围后像时间长。
  D刺激的持续时间→后像(正比)。
  (3)实验中克服后像作用的具体办法。
  A亮度匹配实验。
  B颜色匹配实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10:59 , Processed in 0.044110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