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7|回复: 0

2016考研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十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2: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7、学习策略的特征:有效性,主动性,过程性,程序性。
  重视学习策略对解决教学改革中问题的重要意义: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与发展。
  学习策略构成:认知策略(对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为实现最佳的认知效果而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的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他人支持)
  常用的复述策略: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注意复习时间的合理安排;试图回忆;画线。
  68、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诀,关键词法,谐音联想法,视觉想象,语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训练学生对其阅读的东西产生类比或表象,以促进其深层次理解);利用背景知识,联系识记。
  常用的组织策略:聚类组织策略;概括法(纲要法,网络法);比较法(对立比较,差异比较,对照比较。
  69、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识,即个体关于自己学习或如何学习的知识。包括 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元认知计划策略: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70、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地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
  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
  71、的基本成分:给定的条件,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定义:在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问题的种类:按复杂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复杂问题和简单问题;按思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常规性问题与创造性问题;按概括程度可分为抽象问题和具体问题;按问题清晰程度可分为结构良好问题(问题的明确性,解法的确定性)与结构不良问题。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目的指向性,认知性,序列性。
  问题解决的种类: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的过程:A、发现问题。B、 理解与表征问题(是弄清问题的本质和关键)。C、 提出假设(常用解答问题途径:算法式和启发式)。 D、 检验假设。
  影响学生正确表征问题的因素:不能有效识别问题的相关信息;缺少某一问题领域的特定的知识;太急于得出答案。
  问题空间:指问题的主客观方面。问题空间由初始状态,目标状态,操作三部分构成。
  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算法式(把方案逐一尝试); 启发式(手段—目的分析法,反推法,简化法,类比法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特征,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此外,个体智力水平、情绪与动机状态,学习方法,认知风格等也有影响。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02:58 , Processed in 0.058804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