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3|回复: 0

2016考研教育心理学:课堂管理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2: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课堂管理: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2、 有效的课堂管理目标:争取更多时间用于学习,争取更多学生投入学习,帮助学生自我管理。
  3、 课堂管理功能:促进和维持。
  4、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教师的领导方式;班集体的特点;学生的责任感;对教师的定型期望。
  5、 群体的3个明显特征:1)由两个以上个体组。2)群体成员根据一定的目的或承担的任务二相互交往、协同活动。3)各群体成员都受到共同的社会规范的制约。
  6、 课堂群体包括: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7、 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的方法:针对不同性质的群体区别对待。支持和保护、积极引导、加强教育争取目标一致、依章依法处理
  8、 群体动力的表现:群体凝聚力(衡量课堂管理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群体规范(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课堂气氛(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
  9、 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教师的领导方式(集权型,民主型,放任型);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的移情;教师的焦虑水平。
  10.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施加的准则和控制。包括教师促成的纪律,群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纪律四类。
  11.问题行为:不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其类型有:外向攻击型问题行为和内向退缩型问题行为。
  13.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预防,非语言暗示,表扬,言语提醒,有意忽视,转移注意)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05:47 , Processed in 0.065082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