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4|回复: 0

2016考研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六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2: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8、 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具有三种功能:激活、指向、维持。* 学习动机指激发个体进过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有两个基本成份: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动力。
  学习需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因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诱因:与学习需要相联系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如表扬、奖励等。
  39、学习动机的种类:1)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2)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3)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40、认知内驱力。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自我提高内驱力:个体经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附属内驱力:一个人想获得长者的赞许和认可,取得应有的常识。
  41、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有启动、定向和维持作用。
  此外,学习的结果也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4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表现为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提高成绩。但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成正比的(倒U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以学习行为为中介。
  43、学习动机的理论:
  1)斯金纳提出强化论。
  2)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前者包括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后者包括自我实现,即追求完整、丰满的人性实现和个人潜能的实现)。
  3)维纳提出的归因论(三个维度:内部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和不可控归因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部环境)。
  4)阿特金森代表的成就动机理论(追求成功的和避免失败的)。
  5)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理论(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天因素的影响,行为结果因素即强化,有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44、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1)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受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影响。
  2)归因方式可使个体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出现变化。
  3)自我效能感还受替代强化的影响。
  45、如何树立自信心?
  1)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①通过要求学生形成适当的预期来实现。
  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
  ③通过提供挑战性任务来实现
  2)设置合理的目标:
  ①具体的、短期内能实现的、中难度的目标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动机。
  ②对学习目标达到与否的反馈或评价有助于激发动机。
  3)进行归因训练:
  ①教师帮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②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③对于低成就的学生,还必须教授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
  习得性无助:学习者认为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并由此产生沮丧,丧失动机,甚至不去避免失败,放弃学习的无助行为。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05:47 , Processed in 0.044092 second(s), 13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