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回复: 0

《心理学导论》重难点之社会助长与社会堕化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28 12: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部分从2011年加入统考开始慢慢被重视起来,201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首次将社会心理学作为主观题进行考查。从国内外心理学者们的研究也不难发现其重要性。以下我们来分析一下2015年社会心理学主观题“社会助长与社会堕化”的相关内容。
  首先,了解社会助长与社会堕化的含义。
  “社会助长”来源于1897年,社会心理学家特瑞普里特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特瑞普里特发现,个体在独自骑单车的情况下时速是每小时24英里,在旁边有人跑步伴随的情况下时速是每小时31英里,而在与他人骑单车竞赛的情况下时速是每小时32.5英里。因此,特瑞普里特认为个体在进行作业操作时,如果有他人在场,或是与他人一起从事一项行为操作,那么个体的行为效率就会提高,他把这个现象叫做“社会助长”。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后来,有很多研究证实了社会助长现象的存在,但也有一些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果。事实上,我们有时在从事一项行为操作时,他人在场的确可以使我们的行为效率提高,但有时他人在场不但不能促进我们行为效率的提高,反而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使我们的工作效率下降。比如,在考试的时候,考生就特别害怕监考老师走到他们眼前,有的人甚至在老师站在旁边时,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这种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被称为社会干扰。
  为什么会出现社会助长或社会干扰呢?心理学家指出,他人在场,增加了个体的活动动力,这种驱力或动机的增加对作业成绩的影响依作业的性质而定,当作业所需要的反应是已经长久练习了的或天生即会时,动机的增强将对个体起促进作用。就简单工作而言,他人的存在有助于个体效率的提高,对高水平的人来说,他人的存在就可能起助长作用。但是,当作业所需要的反应是尚未完全学会的行为时,动机的增强反而会破坏个体的表现,例如,在解较难的数学题或记忆新的语文材料时,若有他人在场,个体的工作效率往往会下降。可能的原因是他人的存在会分散个体的注意力,当简单的工作不需要个体投入全部的注意力时,人们可以通过更加努力来弥补自己的分心,但当进行复杂的工作而分心时,这种努力就无法弥补分心所造成的损失。
  社会堕化的含义:又叫社会懈怠,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做一个整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的异同之处:二者都是在从事一项行为操作时,他人在场的确可以使我们的行为效率发生改变的现象,对活动结果进行单独评价。社会助长是他人在场使行为效率增加,社会干扰是使行为效率降低。社会助长通常是熟悉甚至自动化的活动,社会干扰通常指向尚未完全学会或较难的活动。
  社会助长与社会堕化的异同之处:社会助长是从事某项操作并对行为结果单独评价,而社会堕化是群体完成某项活动,个体成绩不单独评价而是作为整体进行评价,个体责任意识降低造成。
  社会堕化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活动效率,尤其是在工作中备受关注,我们先分析社会堕化产生的原因,然后提出改善办法。
  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奈曾在个体独自的情况下和在不同群体规模的情况下测查个体鼓掌和欢呼的声音强度,他发现,与个体独自情况相比,个体的声音强度(鼓掌声和欢呼声)是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而减弱的。
  拉塔奈认为,出现社会惰化的原因可能有三个:第一,社会评价的作用。在群体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是不记名的,他们所做的努力是不被测量的,因为这时测量的结果是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所以,个体在这种情况下就成了可以不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人,因而他的被评价意识就必然减弱,使得为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也就减弱了。第二,社会认知的作用。在群体中的个体,也许会认为其他成员不会太努力,可能会偷懒,所以自己也就开始偷懒了,从而使自己的努力下降。第三,社会作用力的作用。在一个群体作业的情况下,每一个成员都是整个群体的一员,与其他成员一起接受外来的影响,那么,当群体成员增多时,每一个成员所接受的外来影响就必然会被分散,被减弱,因而,个体所付出的努力就降低了。
  减少社会惰化的有效途径是:不仅公布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而且还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使大家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被监控的,是可评价的;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不仅自己是努力工作的,他人也是努力工作的;不要将一个群体弄得太大,如果是一个大群体,就可以将它分为几个小规模的群体,使得更多的成员能够接受到外在影响力的影响。
  以上内容是中公考研心理学教研组对社会助长与社会堕化相关内容的整体分析,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本文作者为中公考研心理学辅导名师:韩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4-28 17:04 , Processed in 0.07756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